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妙根  杨中良 《浙江医学》2001,23(9):552-553
脑卒中继发癫痫样发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是中老年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收住的380例脑卒中患者中继发癫痫样发作的32例报道如下 ,以期了解其临床特点。1.一般资料男性22例 ,女性10例 ,平均年龄 (62±10)岁 ,其中脑梗死20例 (均为脑血栓形成 ) ,脑出血12例。所有患者均无癫痫或与癫痫相关的病史 ,无严重的心、肾、肝和肺部疾病及糖尿病病史。所有患者均由头颅CT检查确诊。2.临床表现安静状态下起病18例 ,活动中发病14例。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单瘫 ,伴偏…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良  胡庆禧  李剑  周怡 《河南中医》2015,35(1):204-206
代谢组学采用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医系统理论相一致,其从代谢网络的终端代谢产物来反映生物机体的功能,以了解各种干预因素对生物机体产生的代谢变化,可以识别"证"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以揭示"证"的本质和相关中药的作用机制,这与中医的整体理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滴定法对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3例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随机纳入胰岛素滴定组(简称滴定组,n=42,目标血糖为4.4 ~ 8.3 mmol/L)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n=41,目标血糖为4.4~10.0 mmol/L).于入院后第1、2、3、4天动态监测外周血浆TNF-α、IL-1和IL-10水平,分析对院内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滴定组平均血糖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03).滴定组第3、4天血浆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3和0.032).滴定组SIRS和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28.6%与56.1%、11.9%与31.7%,P=0.011和0.029).滴定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4.0(2.0 ~6.0)分和6.0(3.0 ~6.0)分,P=0.005].结论 胰岛素滴定法通过严格控制严重脑出血患者伴发的高血糖,可降低血浆IL-1等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SIRS和MODS发生率,进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分级过程管理策略对促进医疗安全建设的作用。方法该研究分成两组,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分级过程管理策略前的医院医疗安全情况为基线组,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该策略后的医疗安全状况为干预组,分析该策略对医院医疗安全系数、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基线组和干预组在手术科室数、手术医生数、手术例次及总出院人次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该策略实施后,医院医疗安全系数(MSC)从(0.62±0.31)提高到(0.73±0.25)(P=0.007),医疗纠纷发生率从0.56%降低至0.33%(P=0.002),医疗差错发生率下降39.8%(P=0.000)。结论分级过程管理策略可提高医院医疗安全系数(MSC),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发生率,这种低成本的管理策略可以成为医院医疗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方法 5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8例。A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C组给予咪达普利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和降压谷/峰值(T/P)。结果 3组用药后血压均下降(P〈0.01),A组优于B、C组(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P〈0.05和P〈0.01);A组SBP和DBP的T/P值分别为78%和74%,B组为70%和65%,C组为81%和71%。结论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均可每天服用1次,前2类药控制24h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较后者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某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期间医院输血病历质量为基线组,以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六西格玛方法管理后输血病历质量为干预组,分别检测和比较两个时期输血病历缺陷率和输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使用量。结果基线组和干预组在医务人员数量和结构、患者数量及病种结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干预组输血病历缺陷率从百万分之196800降至百万分之68493(χ2=38.653,P=0.000),Sigma值从2.355提高到2.984,而输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使用量从(1.8±0.9)U降低到(1.5±0.7)U(t=6.163,P=0.000)。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可显著降低输血病历缺陷率,降低输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使用量,提高输血病历质量的Sigma值。六西格玛方法可成为输血病历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重症颅脑疾病所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以及PCT对VAP早期诊断的意义;评价血清PCT及PCT结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早期诊断VAP的特异性、敏感性。方法 2014年8月1日~2016年12月31日NICU收治的60例需有创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VAP组(40例)和肺部正常组(20例)。动态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及体温、呼吸道分泌物和CPIS评分,检测血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将VAP组患者按预后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比较其PCT及CPIS分值。结果 VAP组第1~7 d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AP组的血清PCT水平峰值于第6 d出现。治疗7 d后,VAP组患者中病情好转24例,进展16例。VAP进展组患者第1~6 d血清PCT水平高于好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进展组与好转组患者第1 d、第3 d 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 d、第7 d进展组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CT用于诊断重症颅脑疾病VAP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85.0%;PCT联合CPIS评分诊断重症颅脑疾病VAP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0.0%。结论 PCT检测可提高重症颅脑疾病VAP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动态监测PCT,并结合CPIS评分对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VAP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六西格玛应用于降低门诊药房发药错误率和缩短取药等待时间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anFang及CNKI 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杂志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4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观察性研究,共计1 890 536例处方,纳入研究平均NOS得分为6.8分。Meta分析显示,六西格玛组发药错误率显著低于基线组,取药等待时间短于基线组,发药Sigma值高于基线组。结论应用六西格玛可显著降低门诊药房发药错误率,缩短取药等待时间。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有限,本研究结论尚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