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中风膏中剂量组、中风膏高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组各10只。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鼠尾放血的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于用药后第12天取材,检测大鼠脑组织NO及ET-1含量,并做海马区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中风膏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NO、ET-1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稀疏、紊乱,细胞结构模糊,有的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中风膏中、高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组海马区神经细胞较模型对照组有所集中,变性细胞水肿缓解,细胞排列较有序。结论:中风膏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及ET-1的合成和释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疗程14 d。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通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水平,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两组患者出现的皮下血肿、颅内出血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OD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改变幅度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ACA、MCA及PCA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够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改善预后,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补体抑制剂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已成为当前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其起病多较急骤。且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病变和脑血管疾病中都与补体激活对脑的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倍他司丁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症状的临床效果高于倍他司丁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手段,实验组则加用丹红注射液为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血脂情况变化。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2.3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ADL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效果较好,加用丹红注射液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静  张秀海  杜培坤 《江西医药》2023,(5):590-591+60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49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同时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9例为研究组,实施小骨窗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术后GOS评分、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血肿清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及伤口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3.39%显著少于对照组20.41%(P<0.05)。结论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术联合尿激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