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病历摘要患者男,42岁,反常咳嗽、咳痰3年,加重,咳大量白色泡沫痰伴胸闷,呼吸困难1个月,经当地医院用青霉素及红霉素等治疗无效,病情渐重,于1987年3月12日以肺内感染、心肌病转入我院呼吸内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美林洛尔血药浓度的方法,探讨美林洛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灌胃和静脉给予大鼠美林洛尔5 mg/kg,采用颈动脉取血并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血浆中美林洛尔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美林洛尔在0.02~3.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样品峰面积/内标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99。提取平均回收率大于80%,日内、日间RSD<10%。大鼠静脉注射美林洛尔后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双室模型,其分布相和消除相的半衰期分别为(4.22±5.58)min和(58.53±17.60)min。曲线下面积、中央室分布容积和血浆清除率分别为(133.40±9.27)(μg.min)/ml、(0.27±0.15)L/kg和(7.50±0.53)ml/(g.min)。灌胃给药符合开放单室模型,其达峰时间、最大血药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29±3.28)min、(0.64±0.11)μg/ml和(54.35±9.34)(μg.min)/ml。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荧光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美林洛尔的体内定量分析。美林洛尔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0.74%。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改善环孢素A(CsA)的溶解性能,提高其体外溶出速率。方法以Poloxamer188为载体,溶剂熔融法制备不同比例组成的环孢素A固体分散体,考察体外溶出速率及不同转速和不同溶出介质对溶出的影响,并配合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对溶出度结果用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拟合,计算体外溶出主要参数tdt50,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CsA在药物-载体比例为1:4或1:6的固体分散体中呈非晶态。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与相应物理混合物及原料药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制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CsA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以硼替佐米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的初治M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并对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MM患者肺部感染率55.29%。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ECOG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累计检测出3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60%,革兰阳性菌占33.33%,真菌占3.3%,结核菌占3.3%。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MM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过2周抗生素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肺部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为3人,约占MM患者早期死亡人数的30%,其是MM患者早期重要的死亡原因。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ECOG评分≥2分是使用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的MM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肺部感染也是MM患者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未获得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前暂可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MM患者82例,根据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出NLR、MLR;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确定NLR和MLR的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和高MLR组、低MLR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预后情况。分析高NLR/MLR组和低NLR/MLR组在不同治疗方案、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之间的预后评估意义。以高NLR和高MLR作为2个危险因素设计风险分层,比较风险因素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确定NLR最佳截断点为3.1(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70.7%),MLR最佳截断点为0.34(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53.4%)。MM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与NLR和MLR有关(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清钙(C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肌酐(Cr)、骨髓浆细胞比例及ISS分期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NLR组和高M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低MLR组患者短,预后差(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新型药物治疗组、传统化疗组、不同年龄分层组、不同β2-MG分层组和不同血肌酐分层组中,不同MLR、NLR分组患者的OS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比0-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差。结论:初发MM患者NLR和MLR的升高与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NLR和MLR可能是MM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的概念自从1995年被提出后,人们对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BCS现已成为世界药品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1].  相似文献   
8.
2.2在药品开发领域的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口服吸收过程中药物在胃肠道溶出以及在肠壁上通透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用于建立BCS的研究已为新药开发尤其在药物通透性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数据.具体地说,BCS还在筛选候选药物进行全面开发、剂型选择、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体内外相关的可能性及预测并阐述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硫嘌呤类药物应用广泛,但在此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血液毒性、肝脏毒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的活性和遗传多态性,以及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nosine triphosphate pyrophosphatase,ITPA)的遗传多态性与硫嘌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TPMT活性和基因多态性,以及ITP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美芬缓释微球载药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缓冲液(pH4.0)-三乙胺(40:60:0.2),检测波长为284mm。结果:在5.24~83.84mg·L^-1范围内,峰面积对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0.77%,日间RSD≤1.10%,回收率为92.8%。结论:HPLC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