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MT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6999593,rs2228611)和DNMT3B基因多态性位点(rs2424908)的基因型与食管癌及其病理参数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MassARRAY检测技术对258例食管癌患者和260例健康对照的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DNMT1基因rs16999593位点TC基因型(OR =0.69,95% CI:0.47~1.00)和rs2228611位点GA基因型(OR =0.67,95% CI:0.46 ~0.98)与食管癌的低风险相关,rs16999593 TC、CC基因型与食管癌分化程度相关(中分化:TC vs.TT:OR =0.53,95% CI:0.33 ~0.86;低分化:CC vs.TT:OR=2.79,95% CI:1.12~6.91),rs2228611 GA基因型与高分化食管癌(GA vs.GG:OR=0.47,95% CI:0.25 ~0.88)和无周围淋巴结转移(GA vs.GG:OR=0.62,95% CI:0.39 ~0.98)有关,DNMT3B基因rs2424908 CC基因型与肿瘤Ⅲ~Ⅳ分期(CC vs.TT:OR=0.38,95%CI:O.15~0.92)及远端淋巴结转移(CC vs.TT:OR =0.18,95% CI:0.40 ~0.80)相关.结论 本研究发现rs16999593和rs2228611位点与食管癌的发生及分化程度相关,rs2228611和rs2424908位点和淋巴结转移相关,rs2424908位点和肿瘤分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李菡 《中外医疗》2013,(18):137-138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成方-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脑脉泰等,并配合降血压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相同西药基础上加用成方补阳还五汤,具体辩证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3.
4.
论述了科技期刊在知识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优化科技期刊信息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 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及舒张压<60 mmHg的发生率.结果 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0.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舒张压<60 mmHg的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状态下有舒张压过低、脉压大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科技期刊的刊名、目次页、题名、摘要、表格、参考文献中经常出现的科技翻译问题,以国家编排标准为依据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正确的译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脑血通口服液缺血性中风,并与服用脑血康口服液的对照组相比较,临床观察表明:脑血通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的神经功能改善以及降低血脂、血压、血糖、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具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93.4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4、CD28和凋亡蛋白sFas和sFasL在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5例急性ITP和20例慢性ITP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CD4+ 、CD28+、CD4+ CD28+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急性ITP和慢性ITP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sFas和sFasL的水平。结果①ITP患儿外周血中CD4+、CD28+及CD4CD28+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ITP和cITP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CD4+细胞中CD三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CD2s表达率与CD4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③aITP和cITP组患儿血清中的sFas和s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TP组高于aITP组(P〈0.05);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④sFas和sFasL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0,P〈0.05),CD28+表达率和sFas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CD4+T细胞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CD28+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过程;且CD4+分子减少并非由于协同刺激CD28分子表达降低所致,CD4T淋巴细胞无协同刺激分子CD28表达缺陷;②sFas和sFasL表达异常参与了儿童aITP和cITP的免疫病理过程,监测其变化有助于ITP的分型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