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P.K.Hsiao)植物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东亚大陆特有,主要分布在中国,多具有传统药用价值。为更好地发掘其药用潜力,对该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药用亲缘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化学和分子水平上,人字果属和扁果草属(Isopyrum L.)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该属仅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鉴定出了12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氰类、内酯等,其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纵肋人字果系,提示该系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在演化程度上比人字果系更高;人字果属中发现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与耳状人字果治疗癫痫的传统应用相关。对人字果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对该属植物药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氯甲基苯甲酰胺(chloromethyl-benzamidodialkylcarbocyanine,CM-DiI)标记的效果及其标记后在大鼠阴道重建模型中的示综。 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大鼠BMSCs。用不同浓度的CM-Dil标记液标记BMSCs,观察不同浓度标记下BMSCs的标记效率和增殖能力。BMSCs与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后构建大鼠阴道重建模型,观察干细胞在重建阴道的示综。 结果CM-DiI标记后各浓度的标记效率都可达98%以上,但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变强。2.5 μmol/L及5 μmol/L标记后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10 μmol/L及20 μmol/L标记后生长曲线较对照组稍降低。BMSCs移植后主要分布在阴道深层组织中,术后3个月仍可见橙黄色的BMSCs。 结论CM-DiI标记对干细胞活性影响小,5 μmol/L可能是最佳的标记浓度,BMSCs移植后3个月仍可见橙黄色的BMSCs,可用于后期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黄芩药材中9种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在河北与山西省以及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季节的含量分布情况,为黄芩优质药材的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以甲醇(A)-乙腈(B)-0.1%甲酸水(C)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集色谱数据,获得各成分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河北与山西产黄芩药材中野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前者高于后者;综合两个产地,3年生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较高,与1年生、2年生和7年生的黄芩存在显著性差异;河北地区春季采收的黄芩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高于秋季采收的黄芩,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河北产区与山西产区黄芩药材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两产地均存在质量不均一的现象,提示要规范黄芩种植,以提高黄芩品质。另外,3年生且春季采收的黄芩药材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品质较好。本研究基于HPLC采用多组分分析对河北与山西产区的黄芩药材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比较研究,为黄芩优质药材的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珮  申洁  毕武  何春年  肖培根 《中草药》2018,49(22):5378-5387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苹果属植物叶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为苹果属植物叶片的综合利用及资源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UPLC-DAD技术测定5种主要成分(根皮苷、三叶苷、根皮素、芦丁和槲皮苷)的含量,采用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苹果属不同种(品种)、不同产地来源的20种共40份叶片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并结合统计软件对各组间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5种成分在苹果属不同来源植物叶片中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根皮苷普遍含有,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在1.01%~17.15%,根皮素、芦丁和槲皮苷也较广泛存在,而三叶苷则仅在真正苹果组的山荆子系和花楸苹果组中存在,苹果系和栽培品种中未检测到。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真正苹果组中苹果系和山荆子系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共发现26个差异标志物;不同产地来源的植物叶片化学成分有所不同;野生种与栽培种植物叶片化学成分相似。结论苹果属植物叶片普遍含有根皮苷等多酚类成分,是潜在的药物和保健产品资源;该属植物叶片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在不同组、系及产地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为合理利用该属植物奠定基础;另外,苹果属植物叶片资源丰富且可再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评价苹果叶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经典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苹果属不同种(品种)、不同产地来源的20种共40份苹果叶提取物与3种主要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并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进行比较。结果:在样品浓度为2 mg·mL~(-1)的浓度体系下,所测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3份提取物和2个化合物(根皮素和槲皮素)的IC_(50)值低于阿卡波糖的IC_(50)值,且绝大多数提取物的IC_(50)值低于其所含的化合物IC_(50)值。结论:根皮素、槲皮素和根皮苷等成分是苹果属植物叶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物质基础,且可能还含有其它协同作用的成分存在,值得深入研究;不同种(品种)、不同产地来源的苹果属植物叶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提取物显示了较强的活性。本实验为苹果属植物叶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比较患者对乳腺癌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论接受乳腺癌相关教育后的患者,有助于他们掌握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治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笔经过5年的临床观察应用胰激肽原酶对105例手足麻、耳鸣、冻疮病人进行治疗,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川栝楼瓤中次生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栝楼生产基地将栝楼瓤作为废弃物丢弃,既浪费药用植物资源,又污染当地环境。本文通过研究栝楼瓤次生代谢产物,以为综合利用栝楼资源及栝楼瓤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指标性成分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次生代谢产物,得到的样品数据导入Waters Masslynx 4.1软件中编辑,然后用Simca-P软件(13.0版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找出不同部位间差异代谢物,并采用峰面积比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栝楼瓤中的主成分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平均质量分数最高为0.39%,栝楼全果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30%,栝楼皮和栝楼仁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接近0.29%和0.28%,即栝楼瓤>栝楼>栝楼皮>栝楼仁;栝楼瓤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并初步鉴定了部分代谢产物。结论:栝楼瓤与皮和仁中的次生代谢物相似,峰容量较丰富,只是相对含量高低不同,特别明显的是在高极性部分,色谱峰较多,显示栝楼瓤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作为化妆品开发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PICC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86例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虹  王笑碧  代莉  李珮  潘三江  马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8-209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采用PICC导管行胸腔穿刺并留置导管灌注化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恶性胸腔积液留置PICC导管灌注化疗取得满意效果,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留置PICC导管进行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操作简单,不易形成气胸,患者痛苦小、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李珮  林丽曼  马艳  刘虹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1335-1336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32例肿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细管闭式引流术,加强观察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32~52岁,平均48岁。肺癌12例,乳腺癌9例,淋巴瘤6例,卵巢癌3例,胃癌2例。患者均采用7~20F的小孔径导管,行细管闭式引流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