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表现为持续腹泻 3个月以上 ,伴有腹胀或腹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笔者近 3年来用中药内服外治慢性腹泻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60例 ,均符合第 5版《内科学》诊断标准 ,其重点选择病例为慢性肠道感染、功能性腹泻 ,表现为次数增多的稀便或稀水样便 ,大便常规脓细胞无或有少量 ,大便培养均为阴性。 6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1 4例 ,女 1 6例 ;1 3~ 30岁 8例 ,30~5 0岁 1 8例 ,5 0岁以上 4例 ;伴有腹痛者 2 2例 ,腹胀者 30例 ,食欲不振者 2 0例 ,肠鸣者 1 6例 ,粪便中夹有不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5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虫类对药治疗难治性肾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和  李军 《四川中医》2006,24(12):25-26
作者在传统治疗难治性肾病的基础上,提出了虫类对药治法的体验,以五组常用虫类对药治疗慢性肾病中难以控制的水肿、血尿、蛋白尿、尿素氮、肌酐居高不下及患者易于外感的症候,以期达到提高其疗效,改善肾功能,减缓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重剂治疗顽痹经验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顽痹是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 ,麻木、重着、屈伸不利 ,甚则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其病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难治性 ,晚期常出现“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的重症表现 ,笔者在 2 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 ,常喜用重剂治顽痹 ,疗效满意 ,现分述如下。1 重用细辛治痛痹  疼痛为顽痹的主症之一 ,常规辨证疗效不佳时 ,加入细辛 9~ 30 g ,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古人有“细辛用不过钱”之说 ,常规量为 3g ,一般而言 ,顽痹用常规量往往无效 ,最低下限为 9g才会有效 ,最高上限为 60 g。细辛辛烈串透 ,功能为通阳气、散寒结 ,对…  相似文献   
5.
李玉和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9):843-843,844
难治性肾病临床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以水肿、蛋白尿、血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为常见疑难杂症之一。笔者结合 2 0多年的治验体会及相关资料 ,将四组虫类对药在治疗难治性肾病中的运用探讨如下 :1 蟋蟀与蝼蛄蟋蟀 ,辛、咸、温 ,“性通利 ,治小便闭”(《纲目拾遗》)。本品利尿消肿作用较好 ,对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少 ,膀胱麻痹之尿闭均有一定作用。蝼蛄 ,咸、寒 ,“治恶疮、水肿、头面肿”(《日华本草》) ,并能“清利湿热”(《玉揪药解》) ,具有利水通便之功…  相似文献   
6.
虫类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病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临床喜用虫类药方治疗本病,且具有一定的治验体会,故选用虫类药方三则介绍如下。消瘀散结汤方药组成:炮穿山甲10g,鹿角20g,牡蛎60g,皂角刺15g,浙贝母15g,瓜蒌15g,乳香20g,没药20g,香橼20g,白芍30g,甘草10g,山慈姑10g,红蚤休12g,青皮15g,橘核30g。用法:上方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连服28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用1~3个疗程。临床运用:乳腺肿胀甚者加川芎15g,郁金30g。乳腺局部红肿者加蒲公英30g,紫花地丁60g。外用木香30g,鲜生地100g,捣成泥状为饼敷于局部,每日1~2次,可连用1~2月。按语:乳腺增生病中…  相似文献   
7.
对中风偏瘫的治疗,国内目前尚无较为规范的有效治法。笔者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又赖现代实验手段为依据,采用中药配合针刺疗法,中药以复方药配伍单味虫类药,针刺以头针配体针,重视调整人体的内外平衡,偏擅局部治疗,突出“活血化淤,搜风振痪”的治疗特点,通过30例临床观察,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虫类药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某些顽疾、沉疴之病疗效显著。笔者感受颇深,用之灵验,就近几年的资料,综述如下。一、顽痹:程氏以六虫汤(炙全蝎、炙蜈蚣各研来吞1.5克,炙蜣螂、炙蕲蛇、甘草各4.5克,炙(庶虫)虫6克,露蜂房、寻骨风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自拟祛斑方内外合治黄褐斑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笔者推崇虫类药祛风搜剔、解毒;突出清热,燥湿,凉血;并重视调整阴阳、气血,安和脏腑;做到搜邪与屏卫并重,标本缓急同治。笔者积30余年临床体会,承贤者之所验,介绍虫类药方四则,希冀振顽疹之疴,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