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加减龙胆泻肝汤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肝经热毒证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肝经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和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肝经热毒证患者使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区域生长算法的脑灰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求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中提取出大脑灰质图像的方法。方法采用阈值分割预处理MRI图像,人工选择种子点、采用18-邻域的三维区域生长从头颅MRI图像中提取脑灰质图像,最终用腐蚀和膨胀算法弥补区域生长算法的不足。结果利用此方法对5套MRI数据进行操作,取得了满意的分割效果;使用VTK提供的面绘制算法对提取出的脑灰质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了高质量的大脑皮层图像。结论该方法能够得到满意的大脑灰质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技术逐渐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项技术就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领域,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针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进展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2013年2月17日,河南省鹤壁市某中学高二(3)班学生刘某(女,17岁)在浚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为核实疫情,分析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提供控制疫情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归脾汤加味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前列腺素E2(PGE2)、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伴有H.pylori感染者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归脾汤加味治疗8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血PGE2水平、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安全性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59/62),高于对照组的80.6%(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Sc期率及组织学成熟度优良率分别为75.8%(47/62),40.3%(25/6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5%(53/62),72.6%(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8.1%(5/62),低于对照组的32.3%(2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西药联合归脾汤加味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再生黏膜功能学成熟度和溃疡愈合质量,其治疗安全可靠,并可减少病情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鹤壁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明确防治工作重点,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收集鹤壁市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4月20日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信息,对申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分析。结果 鹤壁市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企业共448家,劳动者共63 753人(含外委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23 602人(含外委人员),总接害率37.02%,累计职业病733例。申报企业数分别以浚县(24.78%)、小微型企业(84.60%)、制造业(69.42%)、私有经济(34.82%)、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企业(67.41%)居多。不同县区、行业、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之间劳动者接害率和累计职业病人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劳动者接害率最高的分别为山城区(51.00%)、大型企业(43.95%)、批发和零售业(77.57%)、国有企业(65.51%)、职业病风险分类“严重”的企业(43.09%),累计职业病较多的为鹤山区和山城区共656例(89.50%)、大型企业306例(41.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