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哮喘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Rutt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36例6~14岁哮喘儿童进行个性、行为心理测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家长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哮喘儿童E、N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3.3%,哮喘家长SCL-90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以抑郁、焦虑、躯体诉述及恐怖因子得分最明显(P<0.05).结论 哮喘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均较健康对照人群高,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李恒涛  陈建萍  杨波 《广西医学》2007,29(7):994-996
目的 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行为特点与及心理特征.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及《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对86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86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比较两组儿童行为问题与成就归因特征差别.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并且焦虑、社交退缩、抑郁、躯体诉述等行为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对认知、体能、社交及一般情况的成功或失败儿童多认为是内部控制的作用,但在社交及体能方面,肥胖儿童将其失败归于内部原因的程度明显高于非肥胖儿童.结论 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行为及心理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陈建萍  杨波  李恒涛  高昆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73-4375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喘息性疾病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Mp-Ab阳性有症状患儿6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等抗炎药物干预治疗。同时设Mp-Ab阴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为期18个月随访观察。[结果]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喘息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并延长患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天数与夜间咳嗽天数、降低PEF值;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早期进行抗炎干预治疗,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其差别经检验有统计学的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5、0.005、0.005。[结论]MP感染患儿有较高的喘息发生率,对其引起的气道过敏性炎症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可以减少儿童喘息发生的次数。  相似文献   
4.
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提高医院服务软环境的最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组织督查小组,以QC(量管理,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遵循PDCA循环法,对全院各个服务窗口进行督查,医院窗口服务、医院整体环境卫生评估、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管理方法。通过规范窗口服务、优化医疗流程、改善医院环境卫生,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改善了医院窗口服务水平、创造清洁的就医环境、维持良好的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5.
上海梅陇地区2002~2004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梅陇地区2002~2004年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情况。方法通过对2 3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手指末梢血,用低效价颗粒凝集实验试剂盒检测体内MP抗体。结果2 326例患儿中,MP-IgM阳性数为892例,阳性率为37.34%。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2002年10月~2003年6月MP-IgM阴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年长儿MP-IgM的阳性率较婴幼儿为高,但2003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婴幼儿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尤其是慢性咳嗽的患儿,常呈季节性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了解MP在社区儿童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地区部分幼儿园、中小学2~15岁的1817名儿童(男969人,女848人),用低效价颗粒凝集实验试剂盒,检测血清MP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817名小儿中,MP-IgM阳性数为559例(30.7%)。男女阳性人数分别为265例(27.34%)和294例(34.66%),二者间有显著差异(χ^2=11.383 P=0.001)。幼儿园小儿MP抗体阳性率最高,高于中、小学儿童,有统计学意义(P=0),不同小学及幼儿园小儿体内MP抗体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526,0.232)。而不同中学儿童MP抗体阳性率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825 P=0.002)。结论MP已成为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因其感染与哮喘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应重视对MP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对5岁以上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肺功能及儿童哮喘测试(C-A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5岁以上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辅舒酮联合顺尔宁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周C-ACT评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2);治疗后4周和12周观察组患儿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EOS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峰值气流速(PE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对5岁以上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的哮喘症状改善明显,降低患儿外周血EOS计数水平,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及痰液气道重塑因子、促炎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8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25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儿童、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及痰液气道重塑因子、促炎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患儿血清及痰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及痰液TGF-β1、OPN、MMP-9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患儿血清及痰液TGF-β1、OPN、MMP-9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2)观察组患儿血清及痰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及痰液TNF-α、IL-6、IL-8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患儿血清及痰液TNF-α、IL-6、IL-8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及痰液气道重塑因子、促炎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及痰液气道重塑因子、促炎因子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气道重塑、局部炎性反应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的个性、行为特点与健康儿童的差异,为哮喘儿童制定有针对性、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PQ)、Rutt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就诊哮喘专科门诊36例6~14岁的哮喘儿童进行个性、行为测试分析,以同期收集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结果哮喘组儿童EPQ测试,E分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52.65&#177;10.41)vs(57.92&#177;10.77)(t=3.1077P=0.002)],N分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2.15&#177;10.68)vs(48.63&#177;8.92)(t=2.2386P=0.027)],P、L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组儿童行为问题测试,哮喘组Rutter′s评分异常率高于健康对照组(33.3%vs12.5%,χ2=4.7358P=0.03),哮喘组Rutter′s评分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8&#177;5.72)vs(10.12&#177;3.87)(t=4.1061P=0.0001)]。结论哮喘儿童具有内向、情绪化的个性特征,且异常行为也较健康儿童高。在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心理、行为障碍进行必要的干预治疗,是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身高标准体重法(weight-for-height,WFH)和中国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法对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的吻合程度.方法 于2006年8-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3所小学和2所中学7~15岁儿童、青少年3 912人,其中男性2 070人,女性1 842人,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超重及肥胖儿童的人数,计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WFH及BMI标准对肥胖及超重的检出率分别为27.7%和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83,P>0.05).两种方法对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检出一致性较好(Kappa=0.70,P=0.013);并且均显示男性超重及肥胖率高于女性(WFH男:女=31.82%:21.72%;BMI男:女=30.82%:21.99%),超重比例高于肥胖(WFH 超重:肥胖=14.9%:12.9%BMI超重:肥胖=14.4%:12.1%),青春前期高于青春发育期.结论 WFH和BMI检测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均可应用于对儿童及青少年营养状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