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生四物汤”是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四物汤演变而来,本方将熟地易生地,白芍易赤芍,当归用归尾,全方由生地、赤芍、当归尾、川芎组成,俗称“生四物汤”。具有凉血活血,祛瘀止痛等功效,随证加味用于眼科临床,疗效较佳,举例如下。1 上胞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患者 男,69岁,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术后复发性翼状胬肉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翼状胬肉目前仍然依靠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985~1992年用龙胆泻肝汤加味内服治疗术后复发性翼状胬肉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属连续积累。术后复发的胬肉头部均已进入角膜面,复发率约占术后患者的15%。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65  相似文献   
3.
1前言无论哪种类型的青光眼,对视功能的损害都非常之大,病理情况下,眼压每升高1mmHg视野损害增加范围10°,使患者本来未被"点亮"的"光明之灯"更加暗淡浑沌。特别是晚期青光眼,其损害常为不可逆转,且造成永久性致盲,所以早期发现和诊断青光眼,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减轻视功能损害,已成为临床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动眼神经麻痹5例(眼),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2岁。发病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7天。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不完全性麻痹2例。由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者4例,脑血管溢血所致者1例。疗程最短8天,最长55天,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例1 男,68岁,于1990年7月就诊。主诉:左眼无力睁开已2天。患者于两天前突然发生左侧头痛,随后左眼皮不能上举,视物重影。有高血压病史已10年。家族中无类似此病。血压:20/12.67kPa(药物控制)。视力:右0.6,左0.4(不能矫正)。右眼:外眼无异常。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可见视乳头色界正常,视网膜动脉细直,反光增强,部分呈银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角膜炎相当于中医的聚星障、凝脂翳、混睛障等范畴,笔者从1985年6月至1991年3月采用石决明散加减内服并自拟中药熏洗方外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15例143只眼,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1984年6月至1990年2月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溃疡性睑缘炎4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视神经萎缩一家系3例患者,其中2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例1 女,40岁。双眼先后突然视物不清已1月,于1989年5月8日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8,左眼0.1(均不能矫正)。色觉检查为色肓。双外眼无异常,双瞳孔直径约5mm,对光反应稍迟钝,眼底检查: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轻度水肿,无出血及渗出物。视野呈向心性收缩,并有中心暗点,眼压Tn。视神经孔及蝶鞍X光片:均无异常。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查阅1988年4月体检  相似文献   
9.
眼病与气的关系,历代文献论述甚多,如《太平圣惠方·眼内障论》曰:“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灵枢》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历代文献论述虽突出于血与眼的关系,但气与眼的关系尤为重要,气能生血,又能行血,由于气的温煦,统摄和推动作用,才能使血行于脉内,周流全身,凡是供给眼部的血液,无不依赖气的推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说明了目得清阳之气的温养则视物清明。在眼底病理方面,当气机功能发生障碍,则可导致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视物不清或失明,如云雾移睛、视瞻昏渺、青盲、高风内障、暴盲等。眼底病中与气有关的常有以下几种证型。  相似文献   
10.
眼铅水烧伤2例李怀善例1男,28岁,双眼被熔化了的铅水烧伤2小时于1992年5月6日入院。患者于2小时前因冷水流入熔化的铅液中,致铅水爆出,烧伤双眼。自觉双眼刺痛流泪,视物不见。检查:患者神智清楚,痛苦病容。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光感。双限睑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