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正>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肝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HIT的主要并发症并非出血性疾病,而是血栓形成。50%的HIT患者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虽然近数年加强了HIT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此文对目前HIT的最佳诊断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肌钙蛋白T(TnT)和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及随访研究,探讨影响心衰预后的因素,并对CHF患者预后及危险分层进行评价。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03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入院时血清cTnT、血浆BNP及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随访观察患者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cTNT、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分级的患者治疗前、后cTNT、BNP水平及LVEF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TNT、BNP水平越低预后越好。出院后随访2~14个月,其中失访23例。随访期间80例中发生心脏事件30例(37.5%),其中因心衰死亡8例,因心衰恶化而再次入院22例。通过对治疗后心脏事件再发生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TnT和BNP诸因素进行单变量和Cox模型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TnT、BNP的浓度检测作为治疗后独立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指标,但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cTnT和BNP浓度越高,心脏事件危险性越高,从而进行危险分层。入院时cTnT≥0.05ug/L,BNP≥639.5ng/L,LVEF≤32%;出院时cTnT≥0.03μg/L、BNP≥210ng/L,LVEF≤39%的患者因心脏事件死亡和再次住院率提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T及BNP对于判断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尤其治疗后cTnT和BNP的浓度监测对CHF患者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左心疾病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由其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于左室或左房充盈压增高所致,如发展至心力衰竭则预后较差,其病死率是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多。本文将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女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绞痛阈值变化范围个体差异较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异常率明显低于男性。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和/或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痛、非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负荷试验阳性。本文就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李廷贵  李晓军 《河北中医》2010,32(7):1101-1102
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肝门胆管癌或近段胆管癌,1965年Klastin报道了13例后才被广泛重视并命名为Klastin瘤。在过去,肝门胆管癌被认为是无法治疗的疑难疾病,随着对肝门胆管解剖的认识和检查手段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笔者根据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观察,8例患者肝功能基本稳定,未出现再腹水、无肾功能损伤,HBV-DNA阳性的病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基于岗位管理的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32名专家进行两轮有效函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确立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64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具有科学性,可为提升护理工作,实现目标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在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需行外科手术或侵人性操作患者的处理往往使临床医师处于两难困境。此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需要回答是否需要中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果需要中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否需要给予肝素过渡性治疗以及何时恢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问题。此文对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管理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廷贵  李晓军 《河北中医》2010,32(8):1270-1271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和广大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认可,腹腔镜在胆囊良性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LC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与传统手术相比,LC的并发症要高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因此,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仍是提高LC在临床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10、20、40 mg/kg)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2.5mg/kg,阳性对照组)各20只。手术前2h,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腹腔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注Krebs-Henseleit液(K-H液),模型组与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平衡灌注20min后停灌30min、再灌注60min后行各指标检测。测定冠脉流出液心肌酶活性;TTC染色测定心脏组织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变;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心肌组织Na+-ATP、Ca~(2+)-ATP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中、高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明显改善心功能: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脏组织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1),心脏组织病变明显改善;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左室舒张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in))均显著升高且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降低(P0.05或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ATP、Ca~(2+)-ATP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离体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改善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