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实验研究了柴花散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证实,柴花散在细胞培养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该方剂还显示出在小鼠体内有对NDV诱生干扰素的促进作用和直接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从而为柴花散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四逆散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四逆散在细胞培养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该方还显示出在小鼠体内具有对NDV诱生干扰素的促进作用和直接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为四逆,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感染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凡属感染均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因此有别于其它疾病。近年来,由于机会致病菌引起的各种机会感染已引起医务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机会感染的报道也在不断增多,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抗VSV病毒和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四逆散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四逆散在细胞培养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该方还显示出在小鼠体内具有对DPV诱生干扰素的促进作用和直接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为四逆散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混合课是把理论和实验操作在实验室内紧密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从1978年以来,在军医(医疗)大专班及检验大、中专班的微生物及兔疫学教学中,逐渐采用这种方法,经过15年的探讨,认为这种方法很好,现介绍如下:一、教学方法混合课多为小班课,也可以由大班再分成小组进行。一个教师只带20~30名学生,对学员情况了解清楚,辅导及时,学员学习效果好。在讲课与实验的比例上,多为1:2或1:3,操作机会多,有利于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和学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教学效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