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1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30-40滴/分,每日1次,静滴,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而对照组仅红细胞压积有显著改善(P〈0.05),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的行为 ,是由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单位与社会各层面所提供的全面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和照护 ,对于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具有显著意义 ,可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直至安然故去。这一行为充分体现对患者死亡的尊重 ,并建立起全新的优生优死的医学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的行为,是由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单位与社会各层面所提供的全面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和照护,对于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意义,可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直至安然故去.这一行为充分体现对患者死亡的尊重,并建立起全新的优生优死的医学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黄喘平中药雾化剂经加压超声雾化吸入后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观察采用BipAp呼吸机与超声雾化器同步联通的新技术,结合黄喘平雾化剂吸入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住院天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哮喘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喘平雾化剂经加压超声雾化吸入后,出现快速平喘解痉,祛痰止咳,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多种临床功效。结论经加压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高效新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临床诊断酸碱失衡类型方面,国内外常采用Siggard—Adersen酸碱卡、Carroll等的诊断步骤图等方法,或者通过大量公式计算辅助诊断.以上方法各有特点,但又各有不足之处.本文推荐《酸碱  相似文献   
6.
龙树青  李川申 《医药导报》2003,22(11):794-795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依替米星0.3 g,头孢噻肟钠5.0 g;对照组32例,给予阿米卡星0.4 g,头孢噻肟钠5.0 g,两组所用药物均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静脉滴注,qd,疗程均10~15 d.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胞清除率分别为100.0%和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和50.0%(均P<0.01),且毒副作用较少,尤其耳肾毒性较低.结论:依替米星抗感染作用明显优于阿米卡星,且无肝肾损害及耳毒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喘解痉通气治疗的新技术应用。将BiPAP呼吸机与超大剂量超声雾化器同步联通,给患者治疗。其雾化液为我院中药科自制,以黄苓、苦参、金银花、连翘、洋金花、麻黄等为主的配方。4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_aO_2、P_aCO_2、S_aO_2%)及肺通气功能(FVC%)显著改善。另外,单用BiPAP呼吸机组(对照组),与超声雾化器同步联通使用组(实验组)相比较,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BiPAP呼吸机与超声雾化器同步联通新技术应用,不但提高了该机通气效率。并借助其送气压力,大大提高了超声雾化液进入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速度与分布率,达到湿化气道,气管内直接给药,解痉平喘治疗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黄喘平雾化剂是普爱医院研制的中成药新产品。为提高中药雾化剂吸人的疗效,笔采用超大剂量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明显的平喘解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动脉血气三指标pH,PaCO_2,HCO_3~-有多种逻辑组合。根据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经验,可以确定与其对应的失衡类型。由此建立起血气三因子判别树和失衡类型状态矩阵,能简化鉴别过程。继而经过相应代偿公式和阴离子隙的计算,可确定初步诊断。 各种病因病史和临床表现等中文资料,经过规范化处理,形成机内文件。微机对患者实际体征和症状予以定量处理,并结合其血气分析和阴离子隙评价,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可得到准确的临床诊断。 此两种诊断方式可分可合,其符合率目前已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22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日纳洛酮2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以可拉明和洛贝林联合静滴,均观察1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哮喘患者的平喘作用,肺脑患者的神志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对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呼吸兴奋剂。有平喘快,迅速改善肺通气功能,改善血气,促进肺脑患者神志恢复等诸多优点,为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