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最佳灌肠剂量,为临床根据结肠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灌肠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各60例,每组均用添加染色剂(靛胭脂)的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Ⅰ、Ⅱ、Ⅲ、Ⅳ组的灌肠剂量分别为100 ml、200 ml、300 ml、400 ml.每晚保留灌肠1次,观察各组灌肠后药液的保留时间,治疗2周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药物到达的肠段及肠黏膜炎症改变情况.结果 各组灌肠后药液的保留时间、灌肠液到达的肠段情况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Ⅱ、Ⅲ组药液的保留时间、药液到达的结肠部位、治疗效果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灌肠剂量为100 ml时药液到达的结肠部位较浅,治疗效果欠佳;剂量为400 ml时患者耐受性差,肠道激惹现象强烈,药液保留时间较短,疗效不佳.药物保留灌肠最佳剂量为200~300 ml,药液到达结肠的部位最理想,患者耐受性好,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肠镜下高频电摘除息肉手术的影响。方法以2004年9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190例作为对照组,2006年12月—2008年6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220例作为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护士简单的护理配合、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镜子进入回盲部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肠镜下高频电摘除结肠息肉手术术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常见并发症,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大量节约水资源,保证清洗内镜的水质完全符合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操作》要求及为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每个步骤的清洗。方法:自制操作简单的内镜清洗工作站"节水装置"并应用于消化内镜的清洗操作过程中。结果:节约了大量水资源且水质达到《规范》要求,两组清洗消毒内镜后的效果细菌监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证均能达到内镜清洗消毒后的规范标准。结论: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节水装置"制作简单,应用后大量省水,保证水质达到《规范》要求,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对肠道清洁度及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做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25例,其灌肠方法同《基础护理学》操作规程。改良组25例,用吸痰管替换肛管,插入深度18~22 cm。灌肠后嘱患者先取膝胸卧位约3 min再改平卧位,每次灌入液体在肠道中保留10~20 min,平均15min。用电子结肠镜来观察肠道清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改进灌肠方法对肠道的清洁效果显著、对肠黏膜损伤少(P<0.01)。结论改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对肠道清洁度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基础护理学》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因肛门直肠周围血管、神经极为丰富,术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患者会有肛门疼痛、坠胀、排便困难等不适,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1998年,萧丰富提出“萧氏双C”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2003年7月-2005年7月,笔者对我院639例行痔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舒适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花椒吴茱萸热熨法对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花椒、吴茱萸腹部热熨法对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脾肾阳虚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口服“得舒特”西药,B组口服得舒特加花椒混合吴茱萸腹部热熨法,C组口服得舒特西药加单纯盐包腹部热熨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低,治疗后症状积分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总疗效分别为73.3%、93.3%、8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花椒吴茱萸腹部热熨法结合得舒特口服能显著提高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对肠道清洁度及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做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其灌肠方法同(基础护理学〉操作规程。改良组25例,用吸痰管替换肛管,插入深度约18-22cm。灌肠后嘱病人先取膝胸卧位约三分钟再改平卧位,每次灌入液体在肠道中保留10-20分钟,平均15分钟。用电子结肠镜来观察肠道清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改进灌肠方法对肠道的清洁效果显著,对肠黏膜损伤少,(P〈0.01)。结论:改进大量不保留灌肠对肠道清洁度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基础护理学》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评价经脉通治疗仪隔姜片穴位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痔瘘术后尿潴留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以经脉通治疗仪辅以电极加姜片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按摩和热敷下腹部、诱导排尿及穴位针灸或药物辅助等治疗尿潴留的综合方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9.5%、有效率93.4%,与对照组治愈率31.1%、有效率8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脉通治疗仪隔姜片穴位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相对其他传统治疗尿潴留的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宏观微观辨证施膳调护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依从性、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施膳组,每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及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规健康宣教、饮食调护。在此基础上,施膳组实施中医宏观及肠镜下的微观辨证施膳饮食调护。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及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的依从性、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常规组漏服西药或自行停药的发生率为14.55%,施膳组无漏服西药或自行停西药者,其膳食漏服或自行停膳发生率为1.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常规组的治愈率为5.5%,总有效率为81.8%;施膳组治愈率为12.7%,总有效率为9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施膳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施膳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常规组。【结论】宏观微观辨证施膳可提高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依从性、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训练对减轻胃镜受检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镜普通检查方法,即术前给予普通胃镜术护理常规、宣教、咽喉局部浸润麻醉约5~10 min、采取左侧斜卧位,双腿屈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进镜前约1 min给予按压合谷、内关穴,镜体通过食管后转按压内关、足三里两穴,配合深呼吸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检查患者术中不适感和不良反应、镜检时间、患者问卷中满意度及再次接次接受检查的信心。结果:实验组不适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检查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可减轻胃镜受检者的不适感及不良反应、缩短镜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