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庆市三大片区二级及以下医院临床标本中检出的多重耐药菌(MDRB)的常见耐药基因型分布,完善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方法对检出的7 206株MDRB中,菌株数排前的5种菌,取重培养纯菌落,采用PCR技术及测序法,对其常见耐药基因型进行检测、比对分析。结果不动杆菌以携带TEM、SUL;GyrA基因型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以携带SHV、GyrA为主,大肠埃希菌以携带TEM、CTX-M、SUL、GyrA、aac(3)Ⅱ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以携带SUL、GyrA为主,葡萄球菌以携带GyrA、aac(6′)-aph(2′′)为主;5种MDRB中多重表达2种或4种常见耐药基因型的菌株最为多见,其中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表达检出率最高,达92.74%,葡萄球菌的多重表达检出率较低;各片区及各年检出MDRB所携带的常见耐药基因型的各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MDRB携带的7种常见耐药基因型测序结果与NCBI Blastn数据库中相对应细菌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基本一致。结论重庆市二级及以下医院检出的MDRB携带常见耐药基因型及分布,与重庆地区三甲医院和全国监测水平基本一致,应加强这类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用药,以延缓本地区病原菌耐药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机械通气COPD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影响。方法:选取入住ICU且予PB840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36例,采用空气压缩泵接雾化器从360°转向接头远端小孔密闭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10 min,记录雾化开始时及结束后30 min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除3例雾化前后PetCO2值无变化外,其余33例患者的PetCO2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有效降低PetCO2。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组)和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TP组)治疗维持目标血压,比较用药前(T0)和用药后12 h、24 h、36 h、48 h的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检测相关指标及患者血乳酸、肌酐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入选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NE组39例,TP组4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NE组和TP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显示,组内比较中两组的CI、ScvO_2、SVRI、GEDI、EVLWI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和肌酐在第0 h、12 h、24 h、36 h、48 h时间点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呈下降趋势。NE组血清中乳酸的含量较TP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均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乳酸清除率,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更有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法对六味地黄丸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比较不同极性提取部位之间的成分差异。方法色谱分离采用WatersXBridge BEH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和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根据准分子离子及二级碎片离子,并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的质谱数据对六味地黄丸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六味地黄丸的水、50%乙醇、75%乙醇、乙醇、石油醚和混合溶剂提取部位中分别鉴定出41、41、41、40、7和39个化合物。结论本研究首次对六味地黄丸的不同极性提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对比分析,丰富了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的结构信息,可为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M蛋白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由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其本质是一种Ig或Ig的片段[1],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等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篇研究报道M蛋白对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的干扰,涉及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检测项目[2].但到目前为止,M蛋白的干扰还未能引起实验人员的足够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病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方法采危重症患者血标本60例,每例患者同时采5管动脉血标本分别置于4℃(A组,30例)、18℃~20℃(B组,30例)于即刻、15 min、30min、45 min1、h分别测定全血血乳酸(LAC)。采动脉血用电极法测血乳酸值。结果随着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及温度升高动脉血乳酸值逐渐升高,低温存放影响不明显,温度高影响更显著。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病患者的血乳酸值影响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方法将4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22例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的实验组和20例没应用山莨菪碱的对照组。分别于诊断即刻、8h、16h、24h、32h、40h、48h等分别记录心率﹙HR﹚、尿量﹙UV﹚、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平均动脉压﹙MAP﹚。采动脉血用电极法测血乳酸值。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初始HR、MAP、UV、CVP、LAC等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统计2天的上述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大剂量山莨菪碱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值,改善休克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病患者163例,随机分A、B两组进行治疗比较。A组82例给予管饲洛赛克片;B组81例给予注射洛赛克针。结果 B组胃液pH值比A组高(P<0.01),但两组SU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