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儿童口服中毒进行催吐时对患儿的评估与沟通方式、催吐液名称、量及温度的选择、催吐药物及用具的选择、催吐的方法与效果、催吐的护理、健康教育等,从而提高催吐的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特别是需进行心肺复苏时,药物能否及时、合理的应用对抢救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时血管通路的建立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与否,但对个别患者来说,建立血管通路比较困难.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最大、最通畅的静脉,才不会中断抢救.心肺复苏时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外周静脉给药、中心静脉给药、静脉切开给药、气管插管给药[1],但休克时外周静脉常难以建立,而中心静脉插管、静脉切开耗时长、技术要求高、费用贵,而气管插管只能给予部分药物,且给药剂量不易掌握,复苏液体不能经此途径给予.为了解决以上影响复苏给药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应用骨髓输液[2]为临床提供一条快速、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解决了以上的存在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插管广泛应用于各种患者的手术和抢救中,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提供了条件。但气管插管对患者也有不良影响,呼吸道梗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不及时可造成窒息而死亡。为探讨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现就我科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发生的8例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对3T3-L1脂肪细胞中脂联素表达和蛋白多聚化的作用。方法:用油红染色鉴定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状态。用Real-time PCR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用2%15%梯度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脂联素三种聚体。用siRNA技术进行基因沉默。结果:本研究发现传统中药丹参中的萘醌二萜类成分丹参酮IIA在脂肪细胞中激活AMPK通路,同时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联素的表达。而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或成熟脂肪细胞中加入丹参酮IIA进行处理,均明显促进脂联素的多聚化,增加高聚体的浓度。抑制AMPK通路能够解除丹参酮IIA对脂联素的作用。结论:丹参酮IIA通过激活AMPK在3T3-L1脂肪细胞中促进脂联素的组装。  相似文献   
5.
6.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流行于夏季,经蚊虫传播,对易感人群不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可能发生疫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骨髓腔输液应用于危重患者急救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骨髓腔输液,对照组予深静脉穿刺输液,其它救护措施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急救输液通路建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自抢救至血压回升时间及输液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结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是一条快速、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而且便于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初级创伤评估ABCDE法,在院前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初级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同步快速给予相应各项的急救措施,使医护人员配合更默契,大大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难治性产后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及评价疗效,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护理水平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评价本院1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行介入治疗后出血即刻停止。结论难治性产后出血行介入治疗是一种迅速、简单、安全有效、可保留子宫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但近来还未找到更理想的治疗药物,为寻找一种效力高、付作用小而无毒性的药物,曾做了一些研究工作。麝香草酚(?)原用来杀除钩虫,根据这个线索,试作其磺酰胺类衍生物,意图能获得治疗血吸虫的药物。我们已合成了9种新化合物,虽然药理试验尚未作完,力求早日得出结果,将合成部分提出,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