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1年~1985年,我们对50例经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1~30岁12例,31~40岁21例,41~50岁11例,51岁以上4例。病程1年以下4例,1~5年22例,6~10年23例,11年以上1例。二、诊断标准:参照1978年全国消化会议和1982年全国虚证研究与防治老年病会议关于脾虚标准制  相似文献   
2.
3.
祖国医学的核心贵在辨证论治,即“辨证立法,以法统方”是也,临床除精于辨证立法外,对于遣药组方的配伍也是十分重要的。《本草》将中药的配伍总括为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者六,加之单行谓之“七情”,此乃用药配伍之根本。药物众多,其性不过有四,其味不过有五,但各药之功用有相似、不同之别也,如何将这些相似或不同功用之药有机组方配伍,用于临床,提高疗效,则是医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故笔者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参考现代研究,结合临床体会,将临床用药配伍分十个方面浅述如下。一、同类相须用同类功效相似的药物合用,发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谓之同类相须。这种配伍既原则又灵活,临床应用广泛。例如: 大黄配芒硝:大黄苦寒,气味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