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电针"关元""三阴交"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的调整作用及二穴间相互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去卵巢模型,测定电针各单穴及配伍后对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丘脑β-EP、子宫脏器指数、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结果:电针能降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LH、FSH含量,升高血清E2和下丘脑β-EP的含量,增加子宫脏器指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在对下丘脑β-EP的影响上,二穴配伍作用强于任一单穴.结论:在对下丘脑β-EP的影响方面,"关元"与"三阴交"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 ,处于健康与患病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与体验 ,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认为 ,亚健康属于中医学疾病的范畴 ,可见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失眠等病证中 ;多由于激烈竞争 ,工作压力过大 ,劳力劳神过度 ,致使心脾两虚 ,肝郁气滞所致。对于亚健康防治 ,应从整体出发 ,重视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拟初步观察安徽省朱玉彬老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方的疗效.对56例符合慢性盆腔炎热毒瘀结证患者,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则的方药进行1月的治疗观察.结果示该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热毒瘀结证患者的临床愈显率为71.4%,有效率为89.3%,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和局部体征(P<0.01).表明该临床经验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热毒瘀结证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组合穴位(简称组穴)对围绝经期大鼠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组穴的差异性。方法将40只16月龄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对照组、电针非经穴点组、电针1组(电针"关元"、"三阴交")和电针2组(电针"关元"、"三阴交"、"百会"、"风府"),另将10只4月龄大鼠设为青年对照组。电针刺激结束后,检测各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 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下丘脑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称取胸腺质量,计算胸腺指数。结果①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对照组除血清NE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②电针1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对血清E2、FSH、LH、NE,下丘脑DA、5-HT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或P〈0.01)。③电针2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对血清FSH、LH、IL-2、β-EP、NE,下丘脑NE、DA、5-HT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或P〈0.01);④电针2组与电针1组两组间比较,在对E2、FSH、LH、IL-2、胸腺指数的调节作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电针不同组穴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且不同组穴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针灸对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围绕针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针灸是一种对机体进行物理刺激,在体内发生复杂的神经、免疫等多系统的调整作用而产生治疗效应的方法。大脑皮层是参与该调整效应的主要中枢,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是研究脑功能活动的重要方法。针灸对大脑皮层功能状态有显著的影响,诱发电位是研究针灸效应的敏感指标。本文从针灸对体感电位(SEP)的影响、针灸对视觉电位(VEP)的影响、针灸对听觉诱发电位(AEP)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与中医基础理论述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庆祥  朱齐超 《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7-1138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患病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与体验,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学疾病的范畴,可见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失眠等病证中;多由于激烈竞争,工作压力过大,劳力劳神过度,致使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所致。对于亚健康防治,应从整体出发,重视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