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麻醉处理,51例老年患者采用低位硬膜外阻滞,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加0.15%~0.20%的卡因混合液,除1例因阻滞不全而辅用氯胺酮完成手术外,其他患者效果完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在术始后30、60、90min与术前作比较,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血糖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将3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静吸复合,A组以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B组按需以芬太尼间断静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minOAA/S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C02气腹后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B组气腹后及苏醒期HR、SBP、DBP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性稳定,术毕苏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4.
5.
笔者对本厂1988~1992年妇女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988年、1990年、1992年的患病率逐年下降,分别为64.87%、45.28%、30.72%。宫颈炎的患病率最高,依次为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肌瘤、子宫脱垂,未发现宫颈癌和乳房癌,笔者认为通过妇女病普查,做到早诊早治,是保护妇女健康的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83年~1990年用自拟活血益肾泄浊方为主治疗慢性肾炎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50例中,住院35例,门诊15例;男16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高,影响病人术后恢复及增加痛苦,已日益受到关注。我们将恩丹西酮、地塞米松应用于腹腔胆囊切除术病人,观察其对术后恶心呕  相似文献   
8.
我院 1 998年 6月~ 2 0 0 0年 7月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方法于胸腹部手术 45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均为胸部手术或手术野有粘连、肥胖、合作欠佳的上腹部手术。男 33例 ,女 1 2例 ,年龄 1 9~ 75岁。ASA评分Ⅰ~Ⅱ级。手术种类 :贲门癌根治术 1 2例 ,食道中下段癌根治术 6例 ,肺癌切除术 5例 ,纵隔肿瘤切除术 2例 ,胃癌根治术 6例 ,总胆管探查术 9例 ,胰头癌根治术 5例。平均手术时间 1 76min。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 g ,阿托品 0 5mg ,常规在T8- 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含0…  相似文献   
9.
趾腹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我院自2002年3月~2002年10月,应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伴有肌腱、骨骼等重要组织外露的病人9例,均全部成活,手指外形和功能均得到满意的恢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9~52岁,平均35岁;左手3例,右手6例。损伤部位:拇指3例,示指3例,中指2例,小指1例;指腹缺损5例,指侧腹缺损3例,指背缺损1例。趾腹皮瓣面积最大4.5cm×5cm,最小1.5cm×2cm。1.2手术方法⑴受区准备:伤指彻底清创,切除肉芽及感染组织。指骨、肌腱损伤时作相应处理。创面仔细止血,在指根部掌背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外来流动人口及本地高危妊娠孕妇的早孕建册率、高危因素及管理率等,探讨预防高危妊娠的工作重点。方法:对辖区内2003~2009年12月1日期间建册的333例外来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孕妇(A组)及79例本地户籍高危妊娠孕妇(B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高危妊娠孕妇筛选率、高危因素中≥两次人工流产及瘢痕子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孕建册率、高危管理率、剖宫产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因素≥B级20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妇保医生及村卫生室联合计划生育等社会其他部门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宣传,做好高危妊娠孕妇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