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导致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行直肠癌Dixon术式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有24例发生吻合口瘘。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相关实验室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相关指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术前给予辅助性化疗、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行预防性造瘘、病理分期),对这些指标中发生吻合口瘘与未发生吻合口瘘者进行差异性分析。将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年龄≥70岁与年龄70岁的患者之间、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之间、合并低蛋白血症与未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之间、术前行辅助性化疗与未行辅助性化疗的患者之间、吻合口距肛缘≤5cm与吻合口距肛缘5cm的患者之间,行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均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5cm等是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佳树  朱盈锋 《新中医》2020,52(23):66-68
目的:观察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地奥司明对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 98 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9 例。2 组均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并于术后服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奥司明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评分,记录 2 组创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1.6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7 d,2 组 VAS 评分、水肿评分均较术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VAS评分、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及水肿,加速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接诊的62例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5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长于研究组,在术后5 h VAS评分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6.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90%、2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应用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术后切口愈合快、疼痛轻、并发症少,且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对创面愈合、炎性应激及肛管指标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肛裂切除术,研究组采用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便血次数、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甲级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肛管直径、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及直肠静息压(R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