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复方红花滴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0.00332‰磷酸(20:2:78)为流动相,流速0.9mL/min;室温403nm测定。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0620~0.31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8.08%,RSD=1.69%。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药车前草有效部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分离车前草的有效部位,并进行抗菌研究。方法:用醇提水沉法分离脂溶性与水溶性部分,并用大孔树脂柱层析法以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时水溶性部分进行初步分离得出其不同部位,通过药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实验,对水溶性部位进行体外抗菌研究。结果:分离得一个脂溶性和四个水溶性部位,其中三个水溶性部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体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得熊果酸、糖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成分。40%乙醇洗脱物(三萜皂苷类)有对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是车前草的主要抗菌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青蒿琥酯饱和溶液和青蒿琥酯贴剂的体外透皮行为。方法以离体豚鼠皮肤为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分别对含3%氮酮的青蒿琥酯30%乙醇饱和溶液和青蒿琥酯贴剂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测得青蒿琥酯30%乙醇饱和溶液和青蒿琥酯经皮给药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51.2μg.cm-2.h-1和16.5μg.cm-2.h-1。结论青蒿琥酯适合透皮给药,青蒿琥酯贴剂中青蒿琥酯的释放及透皮吸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以PEG6000作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却剂,药物与辅料以1∶5配比,料温70℃,滴口内外径1.2/1.3(内/外,mm/mm),滴距100 mm,滴速20滴/m in,梯度冷却为最佳制备条件。结论该工艺可为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