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研究发现,孕妇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疣体发展迅速、体积大、数量多,终止妊娠后则明显缩小。为探讨妊娠因素对尖锐湿疣(CA)治疗的影响,我们采取终止妊娠术后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的方法治疗妊娠合并CA的患者63例,并与26例只接受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而不终止妊娠的CA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特殊行业灭鼠诱饵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殊行业灭鼠诱饵适口性研究浙江省舟山市卫生防疫站(邮编:316000)王建跃,乐志宏,曾永祥,严剑波舟山市环卫处翁定良在城市大面积灭鼠中,特殊行业(主副食生产、经销单位)是关键所在。为提高这些单位的灭鼠效果,寻找适口性优良的诱饵,于1992年10月2...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肾颗粒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N)、模型组(M,UUO组)、福辛普利组 ·kg-1 ·d-1]、复肾颗粒1组(F1,7.5 g ·kg-1 ·d-1)、复肾颗粒2组(F2,15 g ·kg-1 ·d-1)、复肾颗粒3组(F3,30 g ·kg-1 ·d-1)。14 d后处死大鼠,取结扎侧肾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ing检测肾组织TAK1和α-SMA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及肾组织TAK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 <0.01),复肾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尤以复肾颗粒2组为甚(P <0.01,P <0.05)。 结论: 复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TAK1和α-SMA的含量而起到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的作用,推测其抑制TAK1和α-SMA表达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生黄芪、丹参、川芎、大黄和鳖甲)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制备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组(5ng/mL)、干预1组(TGF-β1 5ng/mL+复.肾颗粒100 μg/mL)、干预2组(TGF-β1 5 ng/mL+复肾颗粒500 μg/mL)、干预3组(TGF-β1 5 ng/mL+复肾颗粒1 mg/mL).培养12、24、48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V型胶原蛋白(Col IV)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K1 mRNA的相对含量,Western-bloting法检测TAK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组细胞的增殖及Col IV含量、TA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增殖和Col IV的含量、TAK1表达显著低于TGF-β1组(P<0.05,P<0.01).结论:在体外试验中,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HK-2细胞增殖过程中TA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某些抑制因子抑制TAK1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5.
无痛人工流产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无痛人工流产已被临床推广应用,但有影响子宫收缩、阴道流血过多等不良反应。我们采取无痛人工流产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组(5μg· L-1)、干预1组(TGF-β1 5μg· L-1+复肾颗粒100 μg·L-1)、干预2组(TGF-β1 5μg,L-1+复肾颗粒500 μg·L-1)、干预3组(TGF-β15μg· L-1+复肾颗粒1g·L-1).培养12,24,48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K1 mRNA的相对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TAK1蛋白表达.结果:①TGF-β1组细胞的增殖及Col Ⅳ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复肾颗粒干预后细胞增殖和Col Ⅳ的表达显著低于TCF-β1组(P<0.05,P<0.01).②TGF-β1诱导12 h细胞TAK1表达开始上调,且各时间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复肾颗粒干预后,与同时间点TGF-β1组比较显著下调(P<0.01),尤以干预3组为甚.结论:在体外,复肾颗粒对TGF-β1诱导HK-2细胞增殖过程中TA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某些抑制因子抑制TAK1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抗肾间质纤维化(RIF)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了中医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优势,且有望从中医药中研发出具有抗肾纤维化的新型、特效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