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目的:对比清热利湿、温阳活血法并用与清热利湿法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双法组和单法组,分别施以清热利湿、温阳活血法和清热利湿法的基本方治疗,观察两组病例血清TB、ALT、AST、A、G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降幅或升幅).结果:两种治疗方法都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但清热利湿、温阳活血法并用较优于清热利湿法单用,尤其在降血清TB和升血清A方面更具优势(P<0.05、P<0.01).结论:清热利湿、温阳活血法并用为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3.
挽肝Ⅰ号抗大鼠急性肝损伤血浆TNF、血清FP动态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挽肝Ⅰ号保护肝细胞,抗肝损伤作用。方法应用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动态观察血浆肿坏死因子,血清F蛋白以及总胆红素的含量变化,并与中药挽肝Ⅰ号保护组相比较。  相似文献   
4.
保肝康抗急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保肝康是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方,临床实践表明该方对各型(乙、丙、戊型)慢性肝炎有较好的护肝降酶及抗肝纤维化作用,本实验研究旨在观察该方抗急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理。 1 保肝康的抗D-GlaN急性肝损伤作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动物:实验用近交系SD大白鼠雌性34只,体重61.84±17.15g,购自湖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  相似文献   
5.
曾岳祥  廖周旭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397-1397,1410
目的 观察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血氨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重肝合剂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氨测定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精神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氨测定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有显著改善精神状态及降血氨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金锭合专方加减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紫金锭联合专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的疗效,寻求一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紫金锭配合清热解毒、凉血退黄中药治疗慢重肝60例,同时与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均配合西 医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黄疸和腹水的消退及并发症的控制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 有效率81.6%,明显优于对照组46.7%(P<0.05)。结论:紫金锭合专方加减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可提 高患者生存率;抓住时机,早期治疗,控制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重肝合剂保留灌肠阻抑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肝合剂保留灌肠(滴灌法)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阻抑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肝炎(亚急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按分层均衡、随机分组设计:治疗组50例(早期、中期重型肝炎各25例),对照组50例(早期、中期重型肝炎各25例).治疗组采用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溶液保留灌肠+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血浆内毒素(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3周组间比较P<0.05,治疗4周组间比较P<0.05);治疗3周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3周组间比较P<0.05,治疗4周组间比较P<0.05).结论:采用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常规治疗,是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较优治疗方法.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有较好的阻抑效果.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属于临床难治病症,为了探求中医药治疗本病症的有效方法,笔者于2003-01~2007-12采用扶正分消饮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498例中腹水培养细菌阳性者56例,分析细菌构成及其耐药状况。结果腹水感染细菌大肠埃希菌占41.07%;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球菌各占8.93%;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各占7.14%;其他细菌少见。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2.6%、78.3%和73.9%;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4.8%、30.4%和30.4%。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感染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为次,其他细菌少见。多数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强耐药性,提示临床要合理应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