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酰谷酰胺与红花联合,既综合了西药的有效成分,又使其作用协同,不仅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起作用,而且可针对病因治疗.我院对70例TIA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结石取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7例胆总管结石中,43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64.18%.发生近期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8.9%.结论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合并胆系感染应首先置入鼻胆引流管引流,待感染控制、一般情况改善后内镜下切开取石;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或预计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无法耐受者,可内镜下置入胆管支架.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亚临床型脂肪栓塞综合征八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1993年6月~2 0 0 1年12月发现8例创伤后亚临床型脂肪栓塞综合征(subclinicalfatembolismsyndrome ,SFES)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2 8~5 6岁,平均年龄4 2岁。创伤原因:交通伤4例,坠落伤2例,摔伤1例,术后1例。骨折类型:骨盆骨折伴同侧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1例,双侧股骨中上段骨折1例,单侧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2例,单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例,双侧胫腓骨多发性骨折1例,这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另1例为女性骨盆内移截骨术后。发病时间为创伤后2 4h~9d。临床表现:患者均发病潜隐,发病时体温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中药灌肠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量。结果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量等肾脏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中药灌肠能明显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通外科拟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参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甲状腺大部切除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与生存质量水平重新评价,对两组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以及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前后患者SF-36和SCF-90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及免疫功能,增进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HCM)以左心室心尖部向心性肥厚为特征,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亚型.首先由日本学者Yamaguchi等于1976年报道,发病率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1].本文对我院2005至2010年19例单纯性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例AHCM选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6例,女3例.年龄31 ~78岁,平均(51.5±16.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倒,检测多项实验室指标,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各项因素对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钙离子、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明显低于正常,且与非营养不良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与非营养不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与微炎症状态、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内科疑难病症之一,治疗上比较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处于高凝状态,常有小动脉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笔者在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时,加用灯盏花素,从而降低了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