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手法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科108例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结合康复护理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6.29%,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结合正确康复护理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易倩 《求医问药》2014,(3X):26-27
目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在9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有克罗恩病患者20例,其男女之比为1.4:1,其中包括回结肠患者8例,结肠患者5例,末端回肠患者7例。在本组患者中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其男女之比为1.55:1,其中包括直肠炎患者10例,左半结肠炎患者15例,全结肠炎患者10例,直乙状结肠炎患者35例。与以前相比,近年来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克罗恩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其症状较轻。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可加强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这在探寻炎症性肠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拿与褥疮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是机体局部因血循障碍、持续性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等而致的以病变部位发炎、溃烂甚至坏死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病症.又称压力性溃疡或营养不良性溃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我院对研究组患者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4%,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为83.7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39%,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为67.44%。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疗效确切,此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热益气方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RG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予阿昔洛韦联合清热益气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4、IL-6、TNF-α低于对照组,而IFN-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益气方治疗RGH临床疗效较好,能减少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孙之中  易倩 《陕西中医》2021,(3):341-343
目的:探讨透脓饮联合象皮生肌膏外涂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象皮生肌膏治疗,观察组采取透脓饮联合象皮生肌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愈合指标、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0.27%(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及腐肉去除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TNF-α及IL-6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脓饮联合象皮生肌膏外涂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能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安全性较好,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7.
易倩  马长红  李萍  王颖  唐琳 《当代医学》2022,28(8):130-131
目的 探讨温针灸辅助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PQ评分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方药益肾通癃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符合诊断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中药实验组28例,西药对照组28例,中成药对照组28例。实验组口服自拟方药益肾通癃胶囊6粒/次,2次/d;西药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mg,1次/d;中成药对照组口服癃闭舒胶囊3粒/次,2次/d;三组均连续服药8周,每两周复诊一次,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9.28%,西药对照组85.71%,中成药对照组75.00%,三组有效率比较,实验组与西药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中成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联合手法治疗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治疗的10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封包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半月板脱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KSS)、Barthel指数(BI)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变化情况.结果 102例膝关节的204个内外半月板中,Ⅰ级损伤45个(22.06%),Ⅱ级损伤159个(77.94%);内侧半月板120个(58.82%),外侧半月板84个(41.18%).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VAS评分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KSS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OM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手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可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减轻患者膝关节活动障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纤维结合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愈合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建立溃疡大鼠模型,其中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比较各组大鼠第7、14天创面愈合情况;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qPCR)检测各组第7、14天TGF-β1、IGF-1、FN的mRNA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第7、14天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 Fibronectin)蛋白表达情况; 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干预第7天,空白组、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实验组E-cadherin表达降低,Fibronectin表达升高,而TGF-β1、IGF-1、FN的mRNA表达均高;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Fibronectin蛋白表达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的VEGF含量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4天,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低于其他组;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实验组E-cadherin蛋白表达较低,Fibronectin蛋白表达较高,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FN mRNA表达均高,空白组、实验组TGF-β1的mRNA表达均高。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的VEGF含量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4天,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的IGF-1的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能促进EMT过程,加快愈合速度,其途径可能是通过促进TGF-β1表达,介导IGF-1,调控FN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