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摄领疮是临床中常见多发性皮肤病之一,常以颈部两侧,以皮肤粗糙肥厚,剧烈瘙痒为体征的顽疾,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神经性皮炎。目前报道中西药治疗未有较好方法疗效,本专科近几年运用苗药解毒愈痒汤治疗350例,收到较好临床疗效,为总结苗医药愈痒汤经验,和发掘整理苗医药治疗皮肤病独到之处,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苗医弩药是我省苗族同胞在长期实践与疾病作斗争中研制而成的一种药物,苗人专用于射杀动物时涂于弓箭上的剧毒药物,称之为弩药,亦用于治疗疼痛症,后经减毒调剂,用于治疗人体某些疾病,经过临床总结,民间中苗医用此药治疗风湿、类风湿、腰腿痛、神经痛等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苗药烫伤油治疗140例烧烫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高温、致热源伤及人体表皮所致,即热水、蒸气、火焰、电弧、生活中烧菜做饭等所致。本专科近几年来收治140例,运用苗药烫伤油外涂患处,每天治疗2次,病情重者加服消炎之品配合,临床中Ⅰ度、Ⅱ度烧烫伤用烫伤油较好,此法简单易行,副作用小,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笔者采用苗药配合其他疗法治疗662例银屑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州为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据人口普查苗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有390万人,主要分布在小寨,以小聚居、十几户建立村寨、村寨分布相隔几座山头为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本民族的健康,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形成了独自的苗医药.  相似文献   
6.
1黔南苗医药对疾病病因的认识黔南苗医认为,季节变化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光绪《乾州万志》记曰“春始见微霜,四时皆热。而人多生寒疾,盖症气卑湿,雾多风少,且冬寒返暖,则阴中之阳不固,复时阳雨反凉,则阳中之阴邪易侵,故阳不下降,阴上升,多上热一寒之疾也”指出风、寒、霜、雾皆为人体致疾因素。苗医认为,气、血、水是相成人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之所以生病,既因外为水毒、气毒、火毒所犯,内有情感、信念所动,亦因劳累损伤所致。其观点认为人体脾、胃是最重要的器官,主宰一切,胃能纳则百病能除。2黔南苗医药对疾病的分类和命名苗族没有文字,在认识疾病里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对五脏六腑等内脏器官的认识不清晰,但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对现象有认识,多以动、植、矿物命名,以明比隐,以形赋虚,便于记忆。与其他地区的苗族医药一样,黔南苗医药主要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其归类。往往包含有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症、病性及病势演变、预后等。黔南苗医药命名多依据发病部位或性质,取类比象。以动物形象命名,如口唇四肢发绀如乌鸦羽毛色叫“乌鸦经”;以植物形象命名,如其病灶溃烂如开花状称为“花”(如“肚花”);以家常使用之物品命名如“疔”;以主症命名如患者...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和公共卫生界的难题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增中JxL患者130万人,现有患者逾700万,其中450万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8.
本人行医27年,经常到县乡村走访有名的苗医和寨医,了解民间验方、单方、苗医治疗情况和用药特点,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对苗人的习医用药特点有一定的认识。特撰写此文,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人行医 27 年,经常到县乡村走访有名的苗医和寨医,了解民间验方、单方、苗医治疗情况和用药特点,村寨邻居有病求助于他们,常用几味苗药或一味草药使病人病祛邪除,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和敬仰。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对苗人的习医用药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提供了大量民间苗医验方、单方,有实用临床价值,特撰写此方,共同商榷。1、单味药方和奇方药物 苗家在医治疾病过程中,大多采用单味药和奇方药物治病,他们认为人体之所以能解万物决生死,全赖阳气的功能。单为阳,奇亦为阳,时时固阳,就能驱除阴霾,消除病魔。这类治疗方法,大多在我州苗家地区,只授业其长子,不传次子及女儿,亦不传婿。苗医认为,长为阳中之阳,次子及女为阳中之阴物,故传长不传次。这是为更进一步发挥奇方、单方、验方的特功罗列的承袭典制。而且在用药上,特别猛、大而狠,有时疾病的生死只在一念间,大多能险中求胜而取奇功。如治疗黄疸病,用茵陈、苦瓜根、田鸡黄三味药,每每收效;风湿关节痛用肥猪药、灵仙草、姜黄、桂枝、蜈蚣煎服,外洗效佳;治痛风用向日葵柄、灵仙、刘寄奴、巴岩香、追风伞治疗神效;用青风腺、龙竹、白筋条、三百棒、岩浆藤、中王刺、木香、沧白酒成为苗药Ⅱ号治痹酒,内服、外用治疗...  相似文献   
10.
黔南苗族自治州苗族同胞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河中,在诊疗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来源于民间,应用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率人从事民族医药临床研究20多年,对苗医特色诊疗总结为看诊、听诊、闻诊、问诊、拿脉五诊,此文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