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MP)联用葛根素对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治疗组,每组20只。空白组仅暴露腹主动脉,其他三组均通过夹闭肾下腹主动脉30 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阳性药组在损伤前30 min于鼠尾静脉注射30 mg/kg的MP,治疗组注射10 mg/kg的MP及30 mg/kg的葛根素,模型组注射与阳性药组MP等容量的生理盐水。3 h后采用向大鼠耳缘静脉注射10 ml空气的方法每组各处死10只,而后取其脊髓标本匀浆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 ATP)的表达水平。每组余10只大鼠在麻醉清醒即刻、再灌注12 h、24 h后按BBB评价标准对后肢功能进行评分,于24 h后采用同样方法处死每组剩余大鼠并取脊髓标本观察脊髓神经元形态。结果 模型组、阳性药组、治疗组于再灌注3 h后的SOD、Na-K AT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BBB评分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且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再灌注24 h后,脊髓神经元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损伤程度相当,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MP与葛根素联用对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 月至2013年5月,采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14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资料,其中17例术后发生病发症,男5例,女12例;年龄14~51岁,平均22.6岁;先天性脊柱侧凸11例,先天性脊柱后凸4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例;术前主弯 侧凸Cobb角85°~160°,平均109°;后凸Cobb角65°~152°,平均104°。术前2例患者有神经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均为D级。手术均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其中采用Smith?Petersen 截骨术2例、经椎弓根截骨术11例、全脊 椎截骨术4例。结果 1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7/147)。其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椎管2例、截骨端合拢压 迫及牵拉神经2例、截骨处残留骨块压迫神经1例、急性脊髓损伤2例、感染2例、断棒及脱帽3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5 例。术后7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2例由术前ASIA分级D级变为C级,5例由神经功能正常变为C级2例、D级3 例。采用再次手术调整钉棒、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神经营养药物、取出内固定、抗感染、翻修换棒及对症处理,15例完全恢复,2例好转。结论 严重脊柱畸形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会出现神经系统及断棒、脱帽、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为避免发生并发症,术中应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性,合理安置螺钉数量及位置,截骨端牵拉加压应适度,并彻底 咬除截骨端骨块,术后密切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变化情况,及时手术探查并解除神经致压因素,同时给予激素冲击、神经营养等药物,术后早期需佩戴合适支具,避免暴力撞击手术部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