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红参药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鉴别红参及其伪品.方法 收集300份中国红参及多种红参伪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近红外光谱法可正确鉴别红参与其伪品.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红参类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蛤蚧本草考证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蛤蚧为常见名贵滋补中药,具有补肺益肾、定喘助阳的功效.用于喘促气短、咯血、阳痿等症.<本草纲目>列入鳞部.<中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规定哈蚧来源于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gecko(L.)的干燥体.由于古代本草仅从宏观上对蛤蚧的性状进行描述,且多以同名异物甚多的"守宫"、"石龙子"为参照物,记载相当混乱[1].为此,本文对蛤蚧本草记载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1关于蛤蚧的始载: 蛤蚧始载的说法至今大体有三种,第一种:载于宋<开宝本草>,此说被一九六一年版<中药志>等多数文献所引用[2].第二种:赵民昌编著的<名贵中药材鉴别>一书称始载于唐<海药本草>[3].第三种:<中药大辞典>、颜正华主编的<中药学>认为首载于<雷公炮炙论>[4,5].  相似文献   
3.
石楠藤及其混淆品爬山虎的饮片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徐纪民  张继 《首都医药》2001,8(1):39-39
中药石楠藤为不常用中药,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品种较为复杂[1]。北京习用的石楠藤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干燥茎枝[2]。具有补肾助阳,除风寒,强腰脚的作用[3]。近来在北京市场调查中发现中药饮片中有用爬山虎的茎枝充石楠藤药用的情况,其来源经鉴定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Planch.)的干燥茎枝,此种植物过去在一些文献中仅有简单的记载,未见性状,显微方面的报道。本文为了便于鉴别,对石楠藤与爬山虎分别进行了饮片鉴定、显微特征比较,以供科研、检验、经营等参考。  相似文献   
4.
春根藤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 :探讨春根藤的化学成分。方法 :柱色谱分离 ,波谱解析鉴定结果。结果 :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17个化合物 ,为三十七烷 (1) ,三十八烷 (2 ) ,20 三十九烷酮 (3) ,20 四十烷酮 (4) ,大黄素甲醚 (5) ,大黄素 (6) ,大黄酚 (7) ,香豆素 (8)和伞形酮 (9) ,乙酸豆甾醇酯 (10 ) ,乙酸 β-谷甾醇酯 (11) ,羽扇豆醇 (12) ,白桦脂醇 (13) ,豆甾醇(14) ,β-谷甾醇 (15) ,熊果酸 (16)和齐墩果酸 (17)。 结论 :17个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化合物 5~7,10 ,11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黄芪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继  徐纪民  赵京春 《中国药师》1999,2(4):211-213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另有一种红芪来源于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它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原名“黄耆”,列为上品,后代诸家本草多有记载。1 黄芪的产地 黄芪产地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陶弘景谓:“生白水(今四川松潘或碧口附近)者冷,补……生蜀郡(今四川梓潼、平武、成都、雅安)白水、汉中(今陕西南郑)。  相似文献   
6.
深绿山龙眼种子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深绿山龙眼Helicia nilagirica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二氯甲烷和正丁醇部分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2),没食子酸(3),豆腐果苷(4),对甲醛基苯-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以上化合物除豆腐果苷外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为首次从山龙眼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皂角刺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角刺,又称天丁,为少常用药。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疮癣麻风等。正品皂角刺为《中国药典》90版收载的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a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皂角刺始载于《图经本草》,在历代栖草中记载较少,多是附在皂荚项下。近年来皂角刺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伪品,据文献报道已发现的伪品有:(1)鼠李科  相似文献   
8.
乳香基原的本草学、植物学和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理清中药乳香的基原,通过分析本草学、植物学、成分和药理文献并结合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试验,提出中药乳香的原植物至少包括乳香树、纸乳香树和齿叶乳香树,并建议现行标准中两类乳香合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全裂叶阿魏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阿魏奠定基础。方法:对全裂叶阿魏原植物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粉末鉴别。结果:描述、绘制了全裂叶阿魏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粉末特征。结论:通过显微鉴别和粉末研究可知,分泌腔、非腺毛、花粉粒等为全裂叶阿魏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一种柴胡伪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鉴别。结果:发现该柴胡伪品含马兜铃酸A;部分非腺毛和纤维管胞壁均有三生螺纹增厚现象。结论:该柴胡伪品为马兜铃科植物棉毛马兜铃的根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