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人全血中微量元素稳定、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从而考察Cu/Zn.值与癌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用ICP-AES测定大宝山矿上、下游人群中全血中的Cu、Zn、Fe、Mg的含量.[结果]下游矿物高暴露组人群中的Cu/Zn值(0.076)高于上游正常组人群中的Cu/Zn比值(0.05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u/Zn值与癌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牛大力中微量元素稳定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测定牛大力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样品后用ICP-AES法建立牛大力药材中Al、Ba、Ca、Cu、Fe、K、Mg、Mn、Na、Sr、Ti、Zn等12种元素的含量;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牛大力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微量元素检测分析方法考察结果为:12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9,RSD小于2.5%,回收率为94.5%-107.2%。结论所建立牛大力中微量元素检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扦插繁殖与组织培养繁殖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及成分差异。方法挥发油测定法和GC—MS法。结果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的广藿香药材样品中挥发油平均含量分别为14.2mL/kg、12.2mL/kg,两者10个指标性成分合计百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1.31%、82.98%。结论组织培养繁殖与扦插繁殖的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及其10个指标性成分的百分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微量元素稳定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测定了广藿香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样品后用ICP-AES法建立了广藿香药材中Al、Ba、Ca、Cu、Fe、K、Mg、Mn、Na、Sr、Ti、Zn等12种元素的含量;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广藿香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微量元素检测分析方法考察结果为:12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9,RSD小于2.5%,回收率为97.6%~107.1%。结论所建立广藿香中微量元素检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对7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各期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碎片(FRAG)进行检测。发现RBC、HGB、HCT在发热期开始增高,低血压休克期达最高,少尿期降低明显,以后逐渐恢复;RET在发热期降低,随病程进展而回升;病程中各期的MCV、MCH、MCHC稍降低;FRAG在发热期最多,随病程逐渐减少,恢复期消失。结果表明:动态观察红细胞系统的变化,可作为协助HFRS诊断、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市场销售的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确定其商品规格,为广藿香的合理、有效利用确立科学依据。方法:以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运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油中各组分的含量,并与牌香、肇香、南香作相似度比对。结果:不同市场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有一定差异,10个指标成分百分含量相当,相似度比对显示市售药材为南香或湛香。结论:应增加牌香、肇香的种植面积,注重广藿香药材的质量监控及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喻良文  钟燕珠  李薇  魏刚  徐晓铭 《中国药房》2008,19(24):1870-1871
目的:考察贮藏时间对广藿香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广藿香药材贮藏前及贮藏1、2a后,分别以挥发油测定法测定广藿香药材挥发油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广藿香药材挥发油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挥发油在0~10℃放置,各组分百分含量变化小。结论:广藿香药材的贮藏时间不宜超过2a;其所提取的挥发油能保存2a以上。  相似文献   
8.
徐晓铭  张洋  司成  戴建国 《山东医药》2023,(11):112-115
历代本草和中医药文献都将烟草归为中药本草,有关其药用价值和治疗功效的记载由来已久。放眼当下,烟草的转化应用逐渐成为烟草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科技进步,烟草中可提取出生物碱、萜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烟酸、多糖、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压、降糖、降脂、神经保护等效用。对烟草提取物的多重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适应烟草流行和烟草控制矛盾的深刻变化,加快从禁止烟草流行到研究利用烟草的转型升级,更好合理地对烟草提取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并为其药用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