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疳证在现代社会中有所增加并以新的证候出现。其病因病机多种多样,与古代认识迥异;加之,结合现代医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营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和寄生虫病等相关疾病研究,疳证的治法方药日渐成熟。区别古今异同,从对疾病的认识、病因病机的差异与联系以及"脾阴不足"新论入手,治以滋阴濡脾为法,方循三才封髓丹加减,探讨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P物质(S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SHS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平衡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肿胀程度、Barthel指数(BI)、上肢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FMA)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GRP、BK、SP、NO、ET-1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HSS、VAS评分及手肿胀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I、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GRP、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BK、SP、ET-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SHS患者临床疗效,缓解患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CGRP、BK、SP、NO、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封包热敷肝肾不足型围绝经期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甲钴胺与牵引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状况调查简易量表评分(SF-36)改善情况及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组VAS、SF-36评分及BA、LVA、RVA血流速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其作用与提高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联合中医特色单元护理对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作用。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与黄浦区永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治疗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颗粒与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方联合中医特色单元护理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检测2组患儿血清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13C呼气试验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的感染水平,并随访2组患儿治疗后2个月的症状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1.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区疼痛、腹胀不适、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儿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47%vs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6%vs 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联合中医特色单元护理能够显著改善Hp相关性胃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其作用可能与减少IL-6与CRP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苏神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HP相关性胃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苏神方治疗。2组均治疗21 d。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进行总体评价。检测2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水平。停药后3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儿HP转阴率与症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 0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 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胃脘疼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饥不欲食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前后IL-6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是,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2组患儿治疗前后IL-10差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儿HP转阴率为92. 00%(46/50),对照组则为74. 00%(37/50),2组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此外,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6. 00%(3/50),对照组患儿则为24. 00%(12/5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苏神方能够有效改善HP相关性胃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抑制HP作用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复发率,其作用与减少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冲穴点刺采血作为血常规末梢取血部位的可行性,及其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无名指末梢取血检查血常规,观察组选取中冲穴作为血常规末梢取血检查部位,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3天后静脉取血检测血常规、肝功能、降钙素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治疗前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差值、中性粒细胞差值以及降钙素原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选取中冲穴为检查部位,安全可靠,且具有缓解发热、烦躁等症状,改善炎症的临床效果,可作为目前血常规检查末梢取血的可行部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分析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思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77例243份电子病历,采取频数分析、频率分析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办法进行分析评价用药规律。结果:有9味药出现频率超过50.00%,11味药出现频率介于20.00%~50.00%,13味药出现频率低于20.00%。33味中药分为7大类。结论: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以小儿脾胃生理特点为依据,主要从肺脾论治,辅以疏肝理气,运脾和胃,重视湿热病邪及其影响,因地制宜,颇具岭南特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银翘清咽颗粒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治疗组给予银翘清咽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体温恢复正常与鼻咽部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CRP、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与鼻咽部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与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银翘清咽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血清CRP与IL-6含量,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ment therapy,HRT)对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mous cl cau- cinoms,CSCC)术后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6 年1月至2019 年 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 100 例经手术治疗后的 CSC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 HRT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dl,E2)、卵泡刺激素(follide simulating homone,FSH)、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 hormone,LH)】,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d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mein chdle- terol,HDL-C)】,骨质含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 mous ell carinoma,SCC-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buhelil growth factor C,VEGF-C)、基质属蛋白酶2(matrix proteinase 2,MMP-2)、基质属蛋白酶9(matrix proteinase 9,MMP-9)】,评估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Kupperman 评分。结果;治疗后 HRT治疗组的 Kupper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而治疗后 HRT治疗组的 Kupperma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研究组 E2 水平高于对照组,FSH和I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 E2 水平升高,FSH 和H水平降低(均P<0.05)。研究组经 HRT 治疗后的 HDL-C 和 APL 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 HRT 治疗后 TC和LDL-C水平降低,HDL-C和APL,水平升高(均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2 组以及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 SCC-Ag、VEGF-C、MMP-2 和 MMP-9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2.0%与对照组的1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²=0.585,P=0.444)。结论∶CSCC 患者术后进行 HRT 治疗能够显著改善 PMS 症状,显著改善性激素、血脂、骨密度水平,且短期不会增加肿瘤复发、转移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