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 要:[目的] 评估Ⅳ期NSCLC患者血清血脂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寻找Ⅳ期NSCLC预后的潜在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239例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是主要结局指标。用X-tile软件确定各个指标的最佳截断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 与血脂低水平组相比,TC高值组(TC≥5.02 mmol/L)具有更好的PFS(P=0.021)和OS(P=0.001)。TG高值组(TG≥0.97 mmol/L)具有更好的OS(P=0.024)。HDL-C高值组(HDL-C≥1.19 mmol/L)具有更好的PFS(P<0.001)和OS(P=0.024)。LDL-C高值组(LDL-C≥3.27 mmol/L)具有更好的OS(P=0.00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DL-C是影响Ⅳ期NSCLC患者PFS(P=0.012)和OS(P=0.03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治疗前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可能是Ⅳ期NSCL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25-3p,miR-29a-5p,miR-122-3p,miR-124-3p,miR-182-5p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消癌解毒方高、中、低剂量(15.12,7.56,3.78 g·kg-1)组和空白组,各组分别给予消癌解毒方及生理盐水灌胃4 d。4 d后于颈动脉中取血清并配制培养基。用消癌解毒方(15.12,7.56,3.78 g·kg-1)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的培养基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验证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miR-25-3p,miR-29a-5p,miR-122-3p,miR-124-3p和miR-182-5p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12,24,48 h后,消癌解毒方(15.12,7.56,3.78 g·kg-1)含药血清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均存在抑制作用。随着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其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的抑制效果最好,其干预12,48 h的吸光度A较同期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干预24 h A比同期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该组抑制率为42.86%。Real-time PCR证实消癌解毒方(15.12,7.56,3.78 g·kg-1)含药血清的培养基能诱导miR-25-3p,miR-182-5p表达下调,诱导miR-29a-5p,miR-122-3p,miR-124-3p表达上调。且高剂量组的调控作用较空白组更显著(P0.01)。结论:消癌解毒方可能通过诱导miRNA表达谱的改变而参与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强骨胶囊与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搜集强骨胶囊与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年限均为建库以来至2017年1月27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个RCT,包括5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骨胶囊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维生素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68,95%CI(-4.60,-2.76),P0.00001]。强骨胶囊组的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高于维生素D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D=0.03,95%CI(0.01,0.04),P=0.0002]。强骨胶囊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发生数显著高于维生素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89,95%CI(4.56,125.11),P=0.0002]。结论强骨胶囊可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增强骨密度,但相较于维生素D,仍需注意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肾主骨"理论内涵颇为明确,而"少阳主骨"理论指代较模糊,分析其原因有:《内经》未作充分阐释、经典原文存在争议、临床适应证不明确以及后世医家理论阐释不统一。"肾主骨"理论偏重于骨的生发角度而言,指代较为清晰单一,而"少阳主骨"立论时偏重于骨的使用角度,包含了肝血、肾精、气血、经络以及筋骨协调配合等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宽泛的理论范畴,较难直接阐明,因此,"少阳主骨"理论指代模糊似乎是前人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