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一般情况、糖脂代谢水平以及母婴结局,以期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及远期并发症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8年4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诊断为GDM的患者205例,根据PCOS诊断标准将205例GDM患者分为两组,即PCOS+GDM组84例、非PCOS+GDM组121例;选取同期就诊于笔者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75g糖耐量实验正常的孕妇1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情况、糖脂代谢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 PCOS组孕妇的产前BMI、T、AND、不良孕史、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胰岛素使用比例显著大于非PCOS组及对照组;GDM孕妇的产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出生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非PCOS+GDM组孕妇的孕前BMI及糖尿病家族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孕妇的FINS、HOMA-IR、TC及LDL值显著大于非PCOS组及对照组,HbA1c检测孕周小于非PCOS组及对照组;GDM孕妇的FPG及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非PCOS+GDM组孕妇的FPG、FINS HOMA-IR、HbA1c、HbA1c检测孕周及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孕妇的子痫前期、早产及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及对照组;GDM孕妇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的新生儿体重及大于胎龄儿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及对照组;GDM组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COS组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合并GDM孕妇的一般情况较重,且PCOS加重了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PCOS合并GDM孕妇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较重,PCOS合并GDM新生儿结局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值在预测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2例SLE患者,依据其NLR高低分为3组:高NLR组(NLR5.0),中NLR组(2.0≤NLR≤5.0),低NLR组(NLR2.0)。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DAI评分。分析NLR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高、中、低NLR组SLEDAI评分分别为9.1±2.8、6.6±2.2、3.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LR值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87,P0.001)。结论 NL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SLE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在动物体内的急、慢性全身毒性,为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切割及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医用植入材料的评价标准,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制备好的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浸提液和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试验组背部皮下及心肌内植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对两组进行血液常规、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两组慢性全身毒性反应。结果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在动物体内无急性毒性反应,在动物体内长期植入不引起明显的血液常规、血生化指标及各器官系统结构的改变。结论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无明显生物毒性,在动物体内未见急性及慢性全身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检测人血浆碘帕醇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以氘代同位素作为内标,人血浆样品经直接沉淀法前处理后进样,用XSelectTM HSS PFP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含0.1%甲酸-5mmol/L九氟戊酸-10%乙腈的水溶液等度洗脱;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扫描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建立检测血浆碘帕醇的LC-MS/MS方法。根据CLSI EP10-A和CLSI C62-A,评价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正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基质效应、稳定性。结果 LC-MS/MS检测血浆碘帕醇的线性范围为1~1 000μgI/mL(以含碘量计算);低、中、高浓度(3、50、800μgI/mL)血浆质控品检测结果与理论靶值的偏移为-6.1%~7.5%,重复性以不精密度表示,CV<6.6%(4.6%~6.6%),期间精密度CV<8.5%(6.6%~8.5%),方法回收率为92.5%~95.9%,基质效应为88.8%~95.2%;方法选择性良好,溶血和脂血因素均不影响检测结果。血浆样品在室温下放置最好不要超过48 h,在-80℃下反复冻融不超过2次,经前处理后的血浆样品4℃自动进样器中放置不超过72 h,碘帕醇可稳定检测。结论建立并评价了一种可靠的检测人血浆碘帕醇的LC-MS/MS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青春期与育龄期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代谢差异性。方法选择痰湿证PCOS患者434例进行研究,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青春期组123例和育龄期组311例,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青春期组患者年龄、初潮年龄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ApoA)均明显低于育龄期组(P均0. 05),而多毛及溢脂发生率和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ApoB均明显高于育龄期组(P均0. 05)。结论痰湿证PCOS在青春期与育龄期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代谢特征不同,青春期患者初潮年龄较早,多毛及溢脂发生率较高,且以雄激素水平过高为主,育龄期患者以性激素及糖脂代谢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代谢差异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9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确诊为PCOS的患者639例,根据IGT诊断标准分为两组:IGT组199例,NGT组440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代谢差异。结果 IGT组PCOS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 IGT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及收缩压值显著高于NGT组; IGT组的睾酮及雄烯二酮值显著高于NGT组,而孕酮值显著低于NGT组; IGT组的空腹血糖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血糖值均显著高于NGT组; IGT组空腹胰岛素低于NGT组(P 0. 05),服糖后60、120、180 min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值IGT组均显著高于NGT组; IGT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值均显著高于NGT组; IGT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NGT组(P 0. 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值显著低于NGT组。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伴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痰瘀互结证为主,且一般临床特征、性激素、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化验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探究TgAb及TpoAb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差异,为疾病的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5年3月—2018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中,首次诊断为PCOS患者780例,根据TgAb及TpoAb值分为4组,进行一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化验指标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HT组与非HT组在舒张压、T、SHBG、TG、TC和APOB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进行不同表型的甲状腺抗体比较中TpoAb组在WHR、FSH、LH/FSH、DHEAS、AND、FPG、FINS和LDL方面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合并HT或TpoAb的PCOS患者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方面存在相对严重紊乱的状态,甲状腺抗体与PCOS患者的内分泌代谢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水平雄激素状态下痰湿证PCOS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探索出痰湿证PCOS伴HA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和远期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中436例痰湿证PCOS患者,分为高雄组268例及非高雄组168例,对照组83例,分析并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结果 痰湿证PCOS+HA组的多毛、黑棘皮及溢脂发生率显著高于痰湿证PCOS+non-HA组(P<0.05);与痰湿证PCOS+non-HA组相比,痰湿证PCOS+HA组的FSH及SHBG显著降低、LH及LH/FSH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证PCOS+HA组的TC、TG、LDL值显著高于痰湿证PCOS+non-HA组和对照组(P<0.05);痰湿证PCOS+HA组的FPG、FINS、HOMA-IR值均显著高于痰湿证PCOS+non-HA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痰湿证PCOS合并HA患者多毛、黑棘皮及溢脂发生率较高;痰湿证PCOS合并HA患者性激素代谢异常较重;痰湿证PCOS合并HA患者糖脂代谢紊乱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