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作用剂量关系,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小肠炭末推进实验,观察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小肠炭末推进率、大肠及小肠内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离体结肠平滑肌实验,观察药物对结肠平滑肌收缩振幅的影响.结果 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均可显著增加大肠内含水量,最低有效剂量分别是14.82,3.71 g/kg;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均可显著增加小肠内含水量,最低有效剂量分别是7.41,29.64 g/kg;药物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影响不显著.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均可显著改变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是1×10<'-3>,5×10<'-4>g/ml.结论 大承气汤超微饮片最低有效剂量是传统饮片的1/2~1/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梅连消渴胶囊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5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1),建立类似人类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组,梅连消渴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给药期间每周测定体重,每天记录动物的饮水量和摄食量;实验结束后测定空腹血糖水平(FBG)、口服糖耐量(OGTT)。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腹主动脉采血测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梅连消渴胶囊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和FINS含量,同时改善动物摄食量、饮水量(P<0.01),降低HbAlc、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及OGTT曲线下面积(P<0.05),能明显提高胰岛敏感指数(ISI),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梅连消渴胶囊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改善大鼠饮水及进食状况,降低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  相似文献   
3.
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葛根琴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溶性浸出物定量测定,薄层层析定性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测定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及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是传统饮片的1.5倍;总生物碱含量是传统汤剂的1.74倍.结论 超微饮片细胞破壁后,化学成分溶出量较传统饮片增加,并快速溶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化学成分溶出量及溶出速度的变化,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考察浸泡(或煎煮)时间、溶剂量对两种饮片化学成分溶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种饮片中总黄酮及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超微饮片水溶性成分、总黄酮及黄芩苷溶出量均明显高于常规饮片(P<0.01);总黄酮及黄芩苷的溶出速度加快(P<0.05).结论 小柴胡汤经超微粉碎后,其水溶性成分、总黄酮及黄芩苷的溶出量显著提高,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及药理学作用剂量关系,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两种饮片对小鼠肝脏、脾脏、胸腺脏器指数、血清转氨酶活性及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观察药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超微饮片5.07 g/kg与传统饮片10.14 g/kg剂量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超微饮片5.07 g/kg亦可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超微饮片10.14g/kg与传统饮片20.28g/kg剂量均可显著减轻肝损伤程度(P<0.05);小柴胡汤超微饮片5.07 g/kg剂量与传统饮片20.28 g/kg剂量可显著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论: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临床使用量可减少至传统饮片使用量的1/2~1/4.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用药时间与其主要临床症状(腹泻、腹痛、腹胀)减轻、明显减轻及症状消失的时间,探讨用药时间与症状改善的情况。方法:口服痛泻要方水煎液,7d为1个疗程,在患者就诊及复诊时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腹泻、腹痛及腹胀情况,分析用药时间与症状改善百分比(症状改善例数/总观察例数×100%)的关系。结果:治疗1周后,腹泻减轻、明显减轻患者分别约占40%、20%;腹痛减轻、明显减轻患者分别约占50%、30%;腹胀减轻、明显减轻患者分别约占70%、40%;约5%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治疗6周后,约85%患者腹胀消失,70%以上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消失,三大症状皆消失者约占60%。结论:痛泻要方可不同程度改善IBS-D患者腹泻、腹痛及腹胀症状,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加强。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分析高三学生睡眠障碍特点,以探索改善学生睡眠的方法或措施。 方法: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7 月对 河源市某重点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发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问卷,以 PSQI ≥ 8 分为标准筛选出睡眠 障碍者,对 PSQI 的 7 个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构成 PSQI 各因子得分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日间功能紊乱或障碍、入睡时间、 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紊乱、睡眠效率与安眠药物使用;男生 PSQI 各因子平均得分与女生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高三学生睡眠障碍的特点是日间功能障碍突出,入睡困难,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安眠药物 使用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n=49)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9)进行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盐酸麻黄碱溶出量,为复方中药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麻黄汤中麻黄、桂枝;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定量测定;HPLC测定麻黄碱含量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薄层色谱结果可见在对照品相应位置上两种饮片均出现相同斑点;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重量,超微饮片分别是传统饮片的1.5,1.25倍;超微饮片中盐酸麻黄碱溶出量是传统饮片的1.77倍.结论 中药饮片经超微粉碎后,药材的性质没有改变,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溶出量增加,效应成分麻黄碱溶出量显著大于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第九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164亿,位列世界首位,并预计2045年将高达1.472亿,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人数达90%以上。小檗碱(berberine, BBR)亦称黄连素,是传统中药黄连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天然药物,且来源丰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近千年来一直被用作腹泻的治疗。近年来,BBR已被用作治疗糖尿病,然而生物利用度低、作用机制不明确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本文对BBR主要降糖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