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常易引起误诊,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导于下: 男性,19岁,因咳嗽,血痰,浮肿,气促2月余,于1983年3月16日入院。2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吐黄色粘稠痰,半月后咳嗽加重伴痰中带血及胃纳减退,乏力等,经治疗无缓解。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全身浮肿等日益加重,于3月1日  相似文献   
4.
从滇白珠Ganltheria yunnanensis根的乙酸忆是活性部位分得10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阿魏酸(Ⅰ),氯原酸(Ⅱ),(+)-儿茶素(Ⅲ),原花色素A2,芦丁,槲皮素,水杨酸,香草酸,2,5-二羟基七甲酸和原儿茶酸,其中Ⅳ为杜鹃化科植物中首次报道,其它9个化合物为白珠树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5.
天山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天山大黄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天山大黄根乙醚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分得5个芪类化合物和1个色原酮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trans3,5二羟基4′甲氧基芪,trans3,5,4′三羟基芪,trans3,5,4′四羟基芪,trans3,5,二羟基4′甲氧基芪3OβD葡萄糖甙,trans3,5,3′,4′四羟基芪4′OβD葡萄糖甙和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结论:这些化分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活跃生物化学性质的无机小分子,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种细胞内.随着1987年揭示内皮衍生舒张因子本质即一氧化氮,NO的生物学作用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并逐渐成为医学与生物学研究的热点.NO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而且也是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性的重要物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现就近年来有关NO在肺癌免疫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 NO的酶性合成NO最早发现于巨噬细胞(MФ),在生物体内NO是由NO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胍基末端上的氮氧化而成,NOS主要有两种类型:基础型NOS(Consititutive NOS,cNOS)和诱导型NOS(Induced NOS,iNOS).肺内.cNOS主要位于肺血管内皮细胞、气管上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及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神经元等.在生理情况下肺内cNOS处于转录、翻译和催化NO合成状态,但此时NO产量较低,主要维持肺血管、气道平滑肌的舒张以及神经信息的传递等.缺氧可抑制cNOS表达,这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密切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法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每日早晨及睡前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变化;试验结束后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进行对比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每日早晨及睡前PEF绝对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后第4、8周的ACT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法配合红外线照射及常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的可行性,详细介绍支气管新缝合技术“弯针直缝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为7例支气管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和1例左主支气管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48~73岁,平均(63.33 ±7.14)岁.5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支气管楔形切除术,2例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左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次级隆凸成形术.均采用王氏手术切口,在切除肿瘤及清扫纵隔淋巴结后,将传统缝合技术与“弯针直缝”新缝合技术相结合,完成8例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结果 全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中转开胸情况.手术平均(2.53±1.92)h,出血量平均(110±80) ml,术后平均住院(11.3±1.4)天.远期随访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36个月,均恢复满意.结论 有丰富经验的胸腔镜外科医师行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主支气管癌是安全、可行的.“弯针直缝法”成功消灭了胸腔镜下复杂支气管吻合的缝合死角,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确实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胸部微创缝合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食管癌、贲门癌患者CD4 T细胞下降,CD8 T细胞增加,CD4 /CD8 比值下降(P<0.05).但是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转移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存在明显异常,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耳鼻咽喉科选择鼻出血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大剂量三七粉及常规方法治疗,借以探讨大剂量三七粉对鼻出血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