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承气汤源自《伤寒论》,属泻下剂中寒下一类,因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而在很多急危重症中有“痞、满、燥、实”四字的病机出现,若能抓住病机,适时运用本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化风丹中不溶性砷盐和可溶性砷盐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18批化风丹中二硫化二砷和三氧化二砷的含量。结果:建立的二硫化二砷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61%,RSD 2.0%。三氧化二砷在4~16μg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77%,RSD2.1%。18批化风丹中二硫化二砷质量分数0.012~0.021 3 g·g-1,平均质量分数0.018 4 g·g-1,差异系数13.3%;三氧化二砷质量分数75.24~124.55μg·g-1,平均质量分数92.99μg·g-1,差异系数15.3%。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为化风丹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实验依据。不同批次化风丹中二硫化二砷和三氧化二砷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老年人群的社会隔离发生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ENTRAL数据库,搜集有关中国老年人群社会隔离发生情况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个研究,包括86 111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群社会隔离的发生率为27.54%[95%CI(22.15%,57.7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自评状况、居住方式、发表年份、调查地区等因素均对我国老年人群社会隔离发生率有一定影响。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老年(≥60岁)社区居民的听力残疾患病现状及患者社会支持、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于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从重庆市沙坪坝区3个社区抽取≥60岁的老年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HIE-S)、纯音听阈测试方法进行听力残疾筛查,再使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社会隔离量表等对听力残疾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共纳入5 000例研究对象,609例被确诊为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2.18%。男性现患率略高于女性,农村现患率高于城镇(P<0.05);不同身高、体重、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保险、人均月收入老人的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残疾分级患者的SSR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听力残疾患者SSRS总分最高;不同听力残疾分级患者在客观支持维度和主观支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残疾分级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DS-15、LSNS-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曲与酶对化风丹药母发酵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α-淀粉酶组、胃蛋白酶组、胰蛋白酶组、脂肪酶组、混合酶组、原处方组和阴性组,采用HPLC测定发酵4周后7组化风丹药母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A)-0.1 mol·L-1乙酸铵溶液(每1 L加冰乙酸0.5 m L,B)梯度洗脱(0~22 min,20%~23%A;22~40 min,23%~25%A),检测波长235 nm。结果:发酵4周后,7组药母样品中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含量均明显降低,各组均未检测到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和降低率66.67%~81.72%,其中α-淀粉酶组降低率最高;多重比较显示各组间3种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总和存在明显差异,α-淀粉酶组样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总和显著低于原处方组,胃蛋白酶组和阴性组均显著高于原处方组,胰蛋白酶组、脂肪酶组、混合酶组与原处方组无显著性差异,阴性组样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6组。结论:神曲与酶对化风丹药母发酵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降解具有一定促进作用,α-淀粉酶促进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去干姜大枣加吴莱萸等联用奥美啦唑治疗慢性返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电子胃镜诊断的病例1029,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单用PPI+多潘立酮。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占56.86%,有效189例,占35.29%,无效4例,占7.84%,总有效率92.15%;对照组显效20例,占39.21%,有效16例,占31.37%,无效159,1,占29.41%,总有效率70.58%。结论:用半夏泻心汤去干姜大枣加吴茱萸、枳实、白芍、白及、白术、茯苓随症加减,联用奥关啦唑,治疗慢性返流性胃炎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学生肺结核的就诊延迟情况。方法检索知网、Web of Science、万方、Pubmed、SinoMed、维普、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 搜集中国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率的横断面研究文献。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22年7月, 使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7个横断面研究, 67 105例研究对象, 39 831例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患者, 中国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率的meta分析结果为47.8%(95%CI 47.6%~48.1%)(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学生男性、女性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分别为50.0%、50.7%;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患者就诊延迟率分别为43.2%、46.1%、46.1%和46.0%;东部、东南部、中部、西南部、南部和北部地区患者就诊延迟率分别为43.7%、44.1%、37.8%、50.5%、54.7%、50.5%;户籍本地、外地患者就诊延迟率分别为51.9%、50.6%;因症就诊或推荐、健康体检、转诊、追踪和其他发现方式患者就诊延迟率分别为46.3%、44.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生精胶囊进行二次开发,对处方中冬虫夏草进行替代物筛选研究,并对替代后的新生精胶囊进行抗生精障碍药理研究,为其临床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及性功能障碍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19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发酵虫草菌粉高、中、低剂量(1.60、0.80、0.40 g/kg)组,虫草头孢菌粉高、中、低剂量(1.60、0.80、0.40 g/kg)组,虫草被孢菌粉高、中、低剂量(1.60、0.80、0.40 g/kg)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高、中、低剂量(1.60、0.80、0.40 g/kg)组,生精胶囊组(0.80 g/kg),维生素E组(0.25 g/kg),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注射液60 mg/kg,每天1次,连续5 d建立环磷酰胺致生精障碍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体重、性腺脏器系数、精子数、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取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新生精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生精胶囊组(0.56 g/kg),维生素E组(0.18 g/kg),每组10只大鼠,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灌胃腺嘌呤200 mg/kg,每日1次,连续5周制备生精障碍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体重,性腺器官及肾脏脏器系数、血清生殖激素、睾丸形态结构、生育力。结果: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体重增长缓慢现象,在提高小鼠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增加精子数、提高精子活率、增强精子活力、减少精子畸形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综合观测以维生素E(0.25 g/kg)、生精胶囊(0.80 g/kg)和虫草头孢菌粉组(1.60、0.80、0.40 g/kg)作用较为显著,拟定虫草头孢菌粉作为原方最优替代,按原生产工艺制备成新生精胶囊;新生精胶囊(1.60、0.80、0.40 g/kg)可增加腺嘌呤模型大鼠的体重、性腺器官及肾脏脏器系数,增加血清FSH、LH、T、E2的含量(P0.05或P0.01),产生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改善睾丸病理形态损伤,促使雌性大鼠受孕率及平均产仔数上升,发挥抗腺嘌呤致大鼠生精功能障碍作用。结论:以虫草头孢菌粉替代后制成的新生精胶囊对雄性大鼠具有促生育、改善生育及逆转受损生殖能力的作用,为验证虫草头孢菌粉作为冬虫夏草替代品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提供一定指导意义,也为其临床用于男性不育及性功能障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角度牵引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颈椎角度牵引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坐式颌枕带牵引。治疗组按发病症状、体征及颈椎病变部位不同进行0°~30°角度牵引,对照组行垂直牵引。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角度牵引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做好颈椎牵引护理,严格掌握牵引角度、牵引力和牵引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