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席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63-3764
目的:探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51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用辛伐他汀(京必舒新)20mg,每晚1次,口服,非诺贝特0.1 g,每日3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51例患者除1例出现肩部肌肉轻度酸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余均无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小剂量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其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感染、抗风湿的治疗。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4.
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往往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提高脑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神经内科应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8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8-2011年脑出血患者87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作为第3代,对于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或门诊老年患者97例,均给予口服卡维地洛片,8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血压、心率在治疗前后变化比较.结果:老年人服用卡维地洛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并使心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收缩压在10mmHg,舒张压在5mmHg,心率下降10次/分.结论:卡维地洛能平稳降低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作为第3代β受体阻滞剂,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210例,均给予口服卡维地洛片,8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血压、心率在治疗前后变化比较。结果:中老年人服用卡维地洛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并使心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收缩压在10mmHg,舒张压在5mmHg,心率下降10次,分。结论:卡维地洛能平稳降低中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其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感染、抗风湿的治疗.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本文就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的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席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81-8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报告的ADR报告6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因果关系评定与程度、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比例中,小于20岁和41~60岁人群发生ADR最多,分别占26.98%和38.10%;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4.12%;发生ADR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大,为65%;ADR累积器官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占55.56%。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出现,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以保证药物在临床中安全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