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华俊 《西南军医》2009,11(5):826-82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与肌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梅花针叩刺拔罐。对照组60例,采用肌注干扰素治疗,观察并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5%,对照组治愈率为5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好于干扰素。  相似文献   
2.
颈椎眩晕症是由于颈背部软组织病变导致颈椎节段性失稳而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眩晕为主症,常伴有头痛、耳鸣、视物疲劳、体位性猝倒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近三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症68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用药物治疗外,针刺取穴、操作方法、疗程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率为47.06%,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风(即西医称脑血管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四大主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居首位,其死亡率,致残率更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它是以卒然昏仆、不醒人事伴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嘀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如古代医家认为“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结果: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有效率达97.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其致残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63例除不行刺络拔罐治疗外,取穴、针刺方法及治疗周期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30次后总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治愈率70.6%,6个月复发率5.9%;对照组总有效率84.6%,治愈率47.7%,6个月复发率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刺络拔罐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