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及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区组胺H2受体(histamine H2 receptor,HRH2)、P物质(substance P,SP)及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的影响,并判断两者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针刺组和模型+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1-methyl-2-nitro-1-nitrosoguanidine,MNNG)+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CAG模型。针刺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连续针刺14 d。干预结束后,运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足三里”局部穴区HRH2、SP、IL-6、IL-1β及TNF-α的表达。结果造模后胃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显著,光镜下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腺体萎缩且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充填,并伴有散在出血点,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IHC染色IOD值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正常+针刺组均能升高局部穴区HRH2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可以显著上调穴区组织SP表达(P<0.01)。对于炎性因子而言,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均能上调IL-6、IL-1β、TNF-α表达(P<0.05或P<0.01),正常+针刺组可使IL-6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可以降低IL-6、IL-1β表达(P<0.05),而升高TNF-α表达(P<0.01)。结论针刺能对正常和CAG状态下大鼠“足三里”穴区HRH2、SP及炎性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且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一定趋势,跟是否处于疾病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六字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吞咽功能、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六字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和对照组(n=30,吞咽训练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情况,治疗前、治疗4周通过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测定对比营养相关指标及血清Fibulin-5、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VF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WST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52、6.306、5.777,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BMI、...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肌肉拉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比较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骨关节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提升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疗效优于单用肌肉拉伸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单独或联合使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穴区局部组织的梅克尔细胞标记物(CK18、CK19)、肥大细胞及相关神经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每组10只。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联合多因素复合法连续12周复制CAG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艾灸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大鼠“足三里”“中脘”进行艾灸、针刺、针刺+艾灸干预,15 min/次,1次/d,连续干预14 d。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足三里”穴区组织CK18、CK19、肥大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缓激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偶见散在炎性细胞,腺体结构清晰,排列整齐;模型组胃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体萎缩且结构排列紊乱;艾灸组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出血点较多,腺体结构排列紊乱;针刺组有炎性细胞浸润,散在出血点,腺体萎缩明显;针刺+艾灸组黏膜结构相对完整,有少量炎性细胞,偶见萎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局部穴区CK19、NPY、缓激肽表达及肥大细胞计数均上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