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簕欓花椒(Zanthoxylum avicennae)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簕欓花椒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挥发油中鉴定出72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8.15%,含量较高的组分为芳樟醇(24.36%)、β-榄香烯(12.03%)、(E)-2-己烯-1-醇(11.73%)、石竹烯氧化物(10.84%)等。簕欓花椒叶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四种肿瘤细胞株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值为1.76μg/mL。结论:簕欓花椒挥发油具有多种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宋鑫明  杨宇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78-2279,2282
肺癌已经成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死亡原因中约1/3是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75%~85%,治疗效果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15%[1].化学疗法虽然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已达平台期,无突破性进展.铂类药物是使用最多的一类化疗药物,为晚期NSCLC(IIIB期或IV期)的标准化疗方案.铂类药物为重金属复合物,作用于DNA双链形成共价键和加合物从而引起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广南天料木Homalium paniculiflorum茎的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从广南天料木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2,4-二羟基苯甲醛(2),3-苯基异香豆素(3),4-羟基苯丙烯醛(4),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5),kaempferol(6),arimadendrin(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烯醛(8),2-羟基-苯甲酸(9),28-O-acetylbetulin(10),胆固醇(11),苯甲酸(12),木栓酮(13)。 结论: 化合物3,5,7-11,1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发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薄叶红厚壳根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用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11 个呫吨酮,结构分别为 1, 7-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1), 1, 5, 6-三羟基呫吨酮(2), 1, 3, 6-三羟基-5-甲氧基呫吨酮(3), 1, 3, 7-三羟基呫吨酮(4), 1-羟基-6, 7-二甲氧基呫吨酮(5), 3, 5-二羟基呫吨酮(6), 4-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7), 1, 2-二甲氧基呫吨酮(8), 1, 3, 5-三羟基呫吨酮(9), pyranojacareubin(10), 1, 4, 5-三羟基呫吨酮(11)。结论: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中 1, 3-7, 9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喙果皂帽花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喙果皂帽花茎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emerine(1)、norstephalagine(2)、liriodenine(3)、lanugineosine(4)、isomoschatoline(5)、piperumbellactam A(6)、goniokpedaline(7)、10-amino-2,3,4-trimethoxyphenanthrene-1-carboxylic acid lactam(8)、10-amino-6-hydroxy-2,3,4-trimethoxyphenanthrene-1-carboxylic acid lactam(9)、oldhamactam(10)、N-formystepharine(11)、magnococline(12)。结论:其中,化合物1~5、11、12为首次从皂帽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石柑子总有机酸的提取工艺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石柑子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采用电位滴定法对其进行测定.结果:确立了石柑子总有机酸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 10,提取时间2.5 h,提取次数3次;电位滴定法测定简单、可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结论:本研究为石柑子的进一步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取构橘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抗菌抗肿瘤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构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构橘叶挥发油,计算收率,并结合GC-MC分析化学成分;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TT比色法分别研究构橘叶挥发油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构橘叶挥发油收率为0.78%,得到65个化合物,鉴定出51个,占总成分的91.25%;构橘叶挥发油对枯草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细胞(BEL-740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1.53和36.84 g·mL-1结论:构橘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氧化物(11.93%)、蓝桉醇(10.18%)、喇叭茶萜醇(8.92%)等。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构橘叶挥发油对枯草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构橘叶挥发油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提取喙果皂帽花新鲜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抗菌,抗肿瘤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喙果皂帽花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喙果皂帽花叶挥发油,计算收率,并结合GC-MC分析化学成分;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TT比色法分别研究喙果皂帽花叶挥发油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喙果皂帽花新鲜叶挥发油收率为1.54%,得到91个化合物,鉴定出73个;喙果皂帽花叶挥发油浓度较高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菌活性;对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细胞(BEL-7402)具有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0.47,47.2 mg·L-1结论: 首次从皂帽花属植物中提取挥发油并鉴定化学成分,主要为烯类化合物;喙果皂帽花挥发油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喙果皂帽花挥发油对K-562,BEL-7402具有抑制活性,为喙果皂帽花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细基丸茎、叶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产生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20~1.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 9 A,R=0.999 9。细基丸茎和叶中的总异黄酮含量分别为0.120 2%和0.231 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作细基丸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