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常虹  张春红  张娜  王佳  王振旺  孟祥玺  李旻辉 《中草药》2021,52(23):7364-7372
蒙古族药(简称蒙药)药性理论是蒙药学的核心,是蒙医药阐释药物性质、功能和运用规律的特色理论。目前关于蒙药药性研究较为缺乏,以及蒙药药性的记载模糊与缺失阻碍了蒙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成果可为其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蒙药性理论异同,归纳总结近15年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展,进而分析探索蒙药药性理论研究原则与模式,以期为蒙药药性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挖掘含“巴沙嘎”类药材治疗肝病的核心药物,实验验证核心药物治疗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蒙古族医(以下简称蒙医)应用“巴沙嘎”类药材治疗肝病的核心药物,并利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动物实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3种方法,分析核心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结果 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含“巴沙嘎”类药材治疗的肝病方剂共46首,涉及蒙古族药143味,用药总频数达585次,其中应用的“巴沙嘎”类药材全部都为瞿麦,与瞿麦配伍的高频药物(≥5次)为红花(41次,89.13%)、五灵脂(36次,78.26%)、牛黄(25次,54.34%),挖掘出核心药物“瞿麦-红花”。“瞿麦-红花”可以降低肝损伤小鼠模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减轻实验小鼠肝细胞中炎性因子浸润,能够减轻模型小鼠肝细胞坏死和细胞水肿的程度。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瞿麦-红花”潜在活性成分36个,治疗肝炎作用靶点120个。其中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JUN原癌基因(JUN)、胱天蛋白酶(CASP)-3、MAPK1、基质金属肽酶(MMP)-9为“瞿麦-红花”治疗肝炎的关键靶点。与TNF、PI3K/Akt和HIF-1信号通路有关,主要为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及凋亡,减轻炎症的发生等。结论 蒙医应用“巴沙嘎”类药材治疗肝病的核心药物为“瞿麦-红花”,治疗肝炎通过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及凋亡,调控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从多个角度减少肝脏炎症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