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在伴肌少症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伴肌少症老年THA,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对比2组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躯体执行能力测试量表(SPPB)、髋关节伤残和骨关节炎问卷(HOOS)、Harris髋关节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17.31%(9/52)(P<0.05);观察组总依从度96.15%(50/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SPPB、HOOS及Harris、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 Gs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制作大鼠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以针刺大鼠"内关"穴为施加因素,激动性G蛋白(Gs)和抑制性G蛋白(Gi)含量和心电图为实验指标,说明"内关"穴调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方法:电针刺激乌头碱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及大鼠心肌细胞Gs、Gi的含量变化。结果: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相关检测指标有明显变化。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肌中Gi、Gs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50例不良心境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平板组和对照组.运动平板组采用Bruce方案进行心电运动试验,对照组仅进行心电监护.于试验前后,对两组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运动平板组、对照组在试验前均存在严重焦虑、抑郁不良心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平板组在心电运动平板试验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与试验前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心电监护后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改善,与试验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运动平板组试验后与对照组试验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电运动平板试验能有效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不良心境.心电运动平板试验既是检测、鉴别疾病的手段,也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衰老大鼠动脉顺应性与凋亡相关指标变化及缬纱坦对其影响,为阐明血管衰老对动脉硬化诊治的重要意义。方法Wistar大鼠分为青年组、衰老组及缬纱坦组,测定血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同时采用恒速注入流体方法测定大鼠颈动脉血管的顺应性,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变化水平。结果与衰老组相比,缬纱坦组血浆丙二醛浓度明显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血管的顺应性增高,其中弹性面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动脉血管Bcl-2阳性内皮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降低(P<0.05);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水平降低(P<0.01)。结论血管衰老有其特征性生理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下调、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增高可能是血管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缬纱坦对血管衰老有一定保护作用,为延缓血管衰老以及防治动脉硬化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 Gs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电针治疗异搏定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抑制性G蛋白(Gi)和激动性G蛋白(Gs)的含量,继而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方法:用异搏定诱发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成模后电针双侧“内关”穴。用MS200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心电图,观察针刺前后心率(律)变化;以蛋白印迹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抑制性G蛋白(Gi)和激动性G蛋白(Gs)的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造模+针刺“内关”穴组大鼠的心率(律)以及大鼠心肌组织中Gi、G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律)以及Gi、Gs含量对比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能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其作用机制与Gs蛋白的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129例士兵肌收缩性头痛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肌收缩性头痛也称紧张性头痛、精神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精神紧张所致心身的疾病。情绪应激下常常有颈部肌肉紧张,长此以往导致头部束带样疼痛,大多见于青壮年。我院1993-01~2002-12共收治某部129例肌收缩性头痛士兵,兹将分析起病原因及防治体会,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