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小白花地榆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地榆皂苷Ⅰ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23nm处,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小白花地榆中总皂苷含量为6.44%。结论:该方法速度快、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晶华  孟令锴  高长久 《中国药师》2013,16(9):1278-1282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衍生物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异黄酮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异黄酮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 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异黄酮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16.05%~53.60%(P<0.01),抑制效应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作用24 h后,细胞生长密度变疏,细胞皱缩;10.0 mg·L-1,20.0 mg·L-1 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异黄酮能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35%和23.12%(P<0.01);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异黄酮使SGC-7901细胞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金雀异黄素衍生物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异黄酮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其可能机制为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核桃楸皮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0nm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核桃楸皮中总黄酮含量为2.20%。结论: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黑龙江省刺五加根及根茎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加深我省刺五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及显微鉴定方法,对刺五加根及根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通过对刺五加根及根茎的显微特征观察可得出刺五加根及根茎的显微特征存在差异。结论:通过研究,刺五加根及根茎的显微特征区别在于:刺五加根无髓,根茎有髓;根部韧皮纤维束多,根茎韧皮纤维束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百华花楸果实中金丝桃苷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 mol/L磷酸(10∶20∶7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63 nm,柱温30℃。结果金丝桃苷和芦丁分别在0.10.8μg和0.161.2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2;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58%和98.22%,RSD分别为1.71%和1.81%;平均含量分别为0.473、0.342 mg/g。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对百华花楸果实中金丝桃苷和芦丁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复方大黄软膏,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确定复方大黄软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酒渣鼻病的又一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生药学课程中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对在校2014、2015级药学专业4个班级学生采用传统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采用问卷调查与理论成绩考核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组评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成绩考核表明:案例教学法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法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是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虽有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故提出并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补充与优化。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药学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复方大黄软膏的主药是由中药组成,经纳米级粉碎制得即纳米中药,将其制成软膏,观察软膏的皮肤致敏性.以用于临床。方法:将超声的混匀中药粉末51.7g与羊毛脂34.5g,白凡士林17.5g,丙三醇1.5mL,氮酮3mL,苯甲酸0.25g融合制成复方大黄软膏,然后用所制软膏对家兔进行皮肤致敏试验。将9只家兔分为三组,每组各3只,采用对比方法,观察复方大黄软膏对皮肤的作用。结果:所制复方大黄软膏对家兔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所制复方大黄软膏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鸡树条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邻二氮菲-金属铁离子-H2O2法测定0.2~1.2 mg/m L浓度范围内鸡树条果多糖对DPPH·、·OH和O2-·的清除活性。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鸡树条果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且随浓度增加,其清除能力随之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1.2 mg/m 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82.8%、76.7%和73.2%。结论 鸡树条果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是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