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预防人工气道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建立人工气道患者32例循证护理患者为循证护理组,急诊建立人工气道39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肺部感染发生率、CPIS 评分、PCT、CRP 分别为6.25%、(41.01±8.22)mg/L、(0.06±0.12)mg/L、(1.16±0.36)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艾灸治疗术后腹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9月间用艾灸疗法治疗术后腹胀4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外伤及术后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我们常用芒硝加马齿苋捣碎外敷治疗,共治疗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0例健康体检者和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与健康者相比有显著异常改变,显著升高或降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及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的纠正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近3年结核住院患者的深部痰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做真菌药敏实验。结果 3年共检出445株真菌,2007~2009检出率分别为26.71%、30.11%、43.22%。两性霉素耐药率3.35%,而氟康唑的耐药率3年分别为3.42%、8.33%、13.31%。结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逐年上升,并与抗结核药的使用重要相关。  相似文献   
8.
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肝叶切除33例术中出血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低中心静脉压下行肝叶切除对减少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64例肝叶切除手术随机分两组:对照组(C组)31例,实验组(L组)33例。L组肝叶切除时维持中心静脉压在2~5cmH:0,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水平;C组中心静脉压维持正常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输液量、尿量、失血量。结果L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输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硬膜下间隙神经阻滞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伴有难以用药物控制的癌性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在完全知情同意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新疗法组(15例)行硬膜下间隙神经阻滞治疗癌性疼痛;一组为传统疗法组(15例),用常规的神经阻滞治疗患者的癌性疼痛,随访2年观察疗效,并对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疗法组和传统疗法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32.5%、40.0%、27.5%,9.8%、40.0%、50.2%,两组各率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显效率和无效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6.31、5.89,P〈0.0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72.5%和49.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P〈0.05)。结论:硬膜下间隙神经阻滞治疗癌性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神经阻滞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硬膜下间隙神经阻滞操作的危险较大,是否应在临床上推广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用传统中药红灵丹油膏治疗输液渗漏引起的静脉炎3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穿刺失败、药液刺激或体位移动致针头穿破血管壁,致药液渗漏至血管外引起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属中医“疮疡”范畴,即因损伤导致筋脉瘀阻,气血凝滞,热毒壅盛。药方组成及功效红灵丹油膏作为老中医经验方,是临床上痈疽未溃时的传统外治良方,由雄黄、乳香、锻丹石、青礞石、没药、冰片、朱砂、麝香等组成,有活血散结,消除红硬热痛等功效。于纱布上,敷于皮肤局部及静脉沿线处,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