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孙倩怡  蔡恩博  夏玉婷  鲁宝君  张晶 《中草药》2017,48(22):4668-4674
目的建立并优化大孔树脂法纯化蓝莓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蓝莓花青素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用HPD-600、HPD-100A、DM130、D4020、D3520 5种大孔树脂,比较蓝莓花青素粗提物在其上的静态吸附及解吸效果,筛选适合蓝莓花青素纯化的大孔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蓝莓花青素样液质量浓度、p H值、吸附体积流量、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及洗脱体积流量对树脂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 D3520大孔树脂是纯化蓝莓花青素的最佳树脂,当大孔树脂上样量(g)与蓝莓花青素的上样量(m L)为1∶5时,最佳工艺为蓝莓花青素样液p H 3,质量浓度为1.0 mg/m L,吸附体积流量为2.0 m L/min时,吸附率为92.82%;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70%;洗脱体积流量为2.0 m L/min,洗脱液用量为60 m L,解吸率为91.58%。结论纯化后的蓝莓花青素色价提高了11倍,纯化后花青素的质量分数为96.17%,纯度提高了5倍,花青素的得率为14.271%,此工艺有效地提高了蓝莓花青素的纯化效率,适用于蓝莓花青素日后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模式识别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露露  孙倩怡  杨慧海  张晶 《中草药》2016,47(23):4282-4288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但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仍不全面,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模式识别法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化学研究领域,同时也被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目前,许多学者以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种中药的有效且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模式识别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几种分析技术,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在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模式识别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3种规范中总黄酮定量分析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A法)、《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B法)和《保健食品功能成分检测与评价》(C法)3种规范中总黄酮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性,寻找其中的规律性.方法 将21个以黄酮含量为质量检测指标的食药同源的药材、成药等样品分别按照3种规范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并对3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法所测定的值最高,C法测得值最低.A法记载测定值是B法的(1.4±0.12)倍和C法的(2.1±0.31)倍.结论 3种规范中的总黄酮定量方法对同一样品的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明确3种规范测定结果之间的数值关系,可避免影响到食药同源样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