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普外科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品不规范的原因,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从而为优化普外科自备药品管理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68例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自备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8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中,存在不规范口服自备药品现象的有36例,占总病例数的21.43%,其口服自备药品不规范的原因除与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及所伴发病种有密切关系之外,还与患者记忆力减退、家庭陪护欠妥、药剂部门监督不足、药房药品配备不足、医护业务水平欠缺、医生电子病历系统欠完善,及医、护、患沟通不足等因素有关。结论:普外科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品不规范的原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优化普外科自备药品管理及使用需要医生、护士、药剂部门、患者及家属共同紧密配合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低压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肛肠科的常见病,采用中药或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是综合疗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科自1995年~1998年三年之间共收治此类病人65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低压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男30例,女35例,年龄11~79岁,病程3个月~20年,其中直肠施7例,全结肠炎8例,胆管炎1例,直乙结肠炎49例,所表对例均经电子结肠镜确诊及明确病灶部位。治疗后症状消失,肠镜观察,治愈98。4%。2护理要点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中草药效剂、中西药物组方低压保国灌肠,不仅能使药物直接作用病灶部位,并且不刺激上…  相似文献   
3.
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意外伤害,受伤者以农民居多,对咬伤后紧急处理方法了解不多,受伤局部肿胀非常明显,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即使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局部伤口往往出现组织坏死.如果忽略了局部创面的处理,往往导致创面经久不愈,或者愈合后出现瘢痕挛缩畸形,甚至肢体残废[1].对蛇咬伤患者进行抢救并给予良好的护理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观察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毒蛇咬伤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在改善咬伤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RF)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乳腺癌化疗后CRF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予知识宣教、心理干预和饮食指导等基本治疗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有氧运动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血清ACTH和Cor水平及CRF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Co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ACTH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各个维度Piper疲乏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有氧运动用于乳腺癌化疗后CRF患者能更明显升高血清Cor水平,降低血清ACTH水平,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翁莉群  孔红武 《河北医学》2007,13(6):742-743
ICU集中收治各类重症病人,抢救机会多,急救仪器复杂,护理人员操作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尤其在目前ICU存在严重护理人力不足及护士缺少常规化、系统化的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情况下,同时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我科在遵循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基础上,实施ICU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便失禁在老年人、瘫痪卧床及危重患者中发生率达46.0%~54.4%.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因肠道功能异常、菌群失调、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因素诱发腹泻或大便失禁[1].肛周皮肤受排泄物的刺激和反复清洗擦拭等物理刺激后易出现瘙痒、红斑、糜烂等刺激性皮炎症状[2].因此,探索能有效保护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方法,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3].近年来,我院采用纯菜油布帖敷于肛周皮肤以预防肛周糜烂,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孔红武  冯莺  俞琦 《护理与康复》2008,7(3):211-212
目的 探讨间歇溶栓通管法用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24h后的再通效果。方法 对15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24h后的患者,采用尿激酶间歇溶栓通管法,并对其再通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3例在堵管后2~5d再通,2例未获再通予以原位换管,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尿激酶间歇溶栓通管法可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24h后仍可获得再通,延长了导管保留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皮内针埋针内关穴对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VN)的作用,同时分析埋针时间与临床护理收益的关系,比较不同埋针时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POVN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配为24h内关穴皮内针埋针护理组、48 h内关穴皮内针埋针护理组和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每8 h统计1次POVN事件次数,并对患者恶心呕吐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各护理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0~24 h内24 h皮内针组和48 h皮内针组较一般护理对照组均显著降低Ⅱ度及以上恶心程度(P=0.020、0.038),其中8~16 h、16~24 h内各皮内针组均较一般护理对照组恶心程度减低。术后8~16 h、16~24 h内皮内针护理组术后呕吐患者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术后24~48 h各护理组POVN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48 h皮内针组揿针按压疼痛较24 h组增多(P=0.045)。结论 内关穴皮内针埋针护理不能改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但与常规护理相比,皮内针护理显著改善恶心程度,有...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肠梗阻,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但手术不可避免对患者造成创伤,加之疾病本身给患者心理带来的巨大冲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回归社会的能力[1]。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是一种结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评估及健康结局的护理模式,主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2]。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关数据报道,在乳腺感染性疾病中,急性乳腺炎发病率高达75%左右[1]。处于哺乳期的初产妇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常发生于产后3~4周,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化脓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是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发展为主,但因抗感染药物治疗对乳汁排空并无显著效果,反而易导致硬结形成,加之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无法正常哺乳,极大程度降低母乳喂养率。鉴于此,对于急性乳腺炎患者制定一套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手法排乳及联合其他中医外治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研究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