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其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60例,对其进PFNA内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多,但是在术后卧床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长,术中出血量也比较多,但是术后的卧床时间比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比较低,使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短,术中出血量比较少,但是术后卧床时间比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比较高,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并不大,这说明人工关节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各具优劣,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压配技术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效果。方法自2011-08—2012-08对31例(38髋)应用压配技术行髋关节置换。其中32髋成功应用压配技术固定,6髋应用压配技术失败,其中4髋改用同型号臼杯+螺钉技术固定,2髋改用骨水泥固定。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经压配固定的32髋均获得平均42(40~52)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未发见人工关节脱位、松动、骨折、假体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6(89~98)分,优31髋,良1髋,优良率100%。结论 THA术中应用压配技术固定后假体的初始稳定性好,允许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并可顺利达到骨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创伤性尺骨骨折临床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骨折愈合率为91.67%,对照组愈合率为69.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有9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上股骨畸形很常见,部分膝内翻患者同时存在股骨畸形,术前对股骨干或股骨髁畸形认识不足可能导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操作失误。笔者于2012-09及2015-06对2例(3膝)膝内翻合并股骨畸形行TKA,术中采用髓外定位及关节内代偿截骨,术后下肢力线正常,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例1,女,60岁。因双膝内翻疼痛加重2年入院治疗,40年前曾因双膝内翻行双侧胫骨截骨矫形术。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