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的手术方法主要是传统Killian切口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但传统手术因过多切除鼻中隔支架,导致鼻中隔主要支架缺失,使鼻中隔黏膜过于松弛而摆动,并可致鼻缓慢变形,如鞍鼻、鼻背过宽、尖上区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2010-2013年暗娼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0-2013年常州市武进区暗娼哨点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暗娼30岁、在婚者比例均50%,学历初中以下者比例90%;最近1次未使用安全套比例85%,最近1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011年最高(65.5%),2012年最低(31.6%),最近1年被诊断出性病比例均10%;2012年和2013年分别发现HIV抗体阳性者3例和1例,梅毒ELISA和TRUST双阳性比例为6%~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011年最低(67.78%),2013年最高(96.84%)。结论暗娼成为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例1,患儿兰某,男,4岁11个月,因"反复鼻出血4d"急诊入院。患儿4d前出现左鼻腔出血,量约50ml,色鲜红,自行压迫后血止。但后仍反复出血,出血量总计约200ml,堵住前鼻孔后血自口腔吐出。查体:T:37.1℃,神志清楚,左面部见数个抓伤伤口,伤口瘀青,部分伤口已结痂。手背、脚背皮肤输液进针点见淤青,下颌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其它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右侧鼻腔见血痂残留,左侧鼻腔见填塞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在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5,10,20,40 mg/L浓度的VES作用于人鼻咽癌CNE2细胞,使用光镜、透射电镜、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作用24,48,72 h后细胞形态、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IL-31、IL-33及其受体ST2在难治性鼻-鼻窦炎(R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R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研究设立难治组、初治组及对照组。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组织形态和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EO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IL-31、IL-33及ST2蛋白的相对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mRNA水平检测IL-31、IL-33及ST2蛋白的表达;外周血检测血清总IgE的表达水平。 结果 (1) 难治组、初治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难治组高于初治组;(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IL-31、IL-33在难治组、初治组及对照组均有表达,难治组、初治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难治组高于初治组。ST2表达量难治组、初治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难治组与初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在mRNA表达水平上, IL-31、IL-33在难治组及初治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难治组高于初治组;ST2表达量难治组、初治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难治组与初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外周血总IgE值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31、IL-33及其受体ST2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尤其在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能在难治性鼻-鼻窦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新安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假性胰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其手术治疗方式、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20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的有2例;9例囊肿–胃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的有1例;外引流术4例,术后出现胰瘘的有1例;切除术3例。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很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囊肿形成的原因、位置、特点等选择手术方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再次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鼻中隔矫正术火败的3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再次矫正手术,手术切口即在鼻小柱后方、鼻中隔软骨尾端前缘,上自鼻中隔软骨尾端顶部,向下延至鼻腔底部;然后沿此缘依次切开皮肤及黏膜,暴露软骨膜,自前向后将鼻中隔黏膜及粘连的纤维组织切开分离,切除偏曲部分骨质。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鼻中隔偏曲矫正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鞍鼻或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再次矫正手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可以对两侧鼻中隔黏膜之间粘连的纤维组织直接进行切开分离,具有…m少、视野清晰、容易分离、黏膜张力小不易损伤、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大大降低了鼻中隔再次矫正术的难度和风险,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鼻内镜下采用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提供参考。方法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选择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30例,行鼻腔外侧壁保留黏膜瓣的下鼻道入路;B组20例,行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手术;C组34例,行联合入路手术。结果 84例患者均治愈,血涕、面部胀痛、头痛或鼻腔异味症状逐步消失,鼻内镜复查见术腔愈合好,上皮化良好,各鼻道无异常分泌物,术腔病变无残留,无鼻腔粘连、前鼻孔狭窄、鼻泪管损伤或其他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鼻窦CT无病变残留,下鼻道黏膜瓣愈合良好。结论术前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选择手术方式个体化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能充分暴露上颌窦窦腔,有效清除病变,避免损伤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达到既微创又能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odified Killian incision for nasal septoplasty.MethodsFrom Feb 2009 to June 2013, nasal septoplasty with modified incision was conducted to 382 cases with nasal septum deviation. Of them, 295 cases suffered from simple septum deviation, and 87 suffered from septum deviation with chronic sinusitis/nasal polyps. Different from Killian incision, the modified incision was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nasal septum cartilage. All 382 patients received nasal septoplasty via modified Killian incision. Meanwhile,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y of inferior turbinate were treated with inferior turbinotomy (fracture displacement or submucous resection of inferior turbinate) and those with chronic sinusitis/nasal polyps received functional endoscopy sinus surgery.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 ranged from 8 to 35mins with a median time of 20 min.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ranged from 10 to 80 ml with a median volume of 30 ml. All patients had been followed up for 6 to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was corrected completely, nasal ventilation got improved in all the patients.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septum perforation, septum hematoma, saddle nose, or nasal adhesion occurred.ConclusionModified Killian incision can provide a clear operative field and correct the septum deformity completely in septoplasty. With advantages of reserving cartilage frame of nasal septum, less injury and bleeding, short operative time and less complication, this incision is minimally invasive for septoplasty.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中隔穿孔的原因、部位和大小。方法收集5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四方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交界线将鼻中隔分为前部和后部。根据穿孔大小将鼻中隔穿孔分为大(〉2cm)、中(1~2cm)、小穿孔(〈1cm)。结果5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中,因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引起33例,其中前部穿孔30例,后部穿孔3例;小穿孔8例,中等穿孔15例,大穿孔10例。原发性因素(未知因素)引起7例,均为前部穿孔,其中小穿孔1例,中等穿孔4例,大穿孔2例。创伤引起5例,其中前部穿孔3例,后部穿孔2例;中等穿孔3例,大穿孔2例。化疗引起5例,其中前部穿孔2例,后部穿孔3例;小穿孔1例,中等穿孔3例,大穿孔1例。感染引起5例,均为前部穿孔;其中小穿孔2例,中等穿孔2例,大穿孔1例。肿瘤侵犯引起2例,均为后部穿孔及中等穿孔。结论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其部位以前部多见,大多为中等穿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