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祖国医学有关中风的記載,最早見于《内經》。《素問风論》說:“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門戶所中,則为偏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則以中风系“格脉空虚,风邪外中”,由于受邪的浅深,而有中絡、中經、中府、中藏之别。唐孙思邈的《千金方》根据《内經》說法,又进一步发揮,把中风分为风痱、偏枯、风懿、风痹等类型,亦以外风侵袭为主要因素。至宋代严用和則認为中风属其气先虚,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所致。金元以后,对于中风学說大有发展:河間主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