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白内障手术中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有费用低廉 ,术后视力好 ,容易推广等优点 ,使很多盲人复明。作者于 2 0 0 1年 3月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 ,到山区为 116眼 (14 0眼 )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 (14 0眼 )中男 46例 (5 4眼 ) ,女 70例(86眼 )。年龄 11~ 86岁 ,平均 61 5岁。老年性白内障 10 6例(12 4眼 ) ,并发性白内障 5例 (8眼 ) ,先天性白内障 3例 (6眼 ) ,外伤性白内障 2例 (2眼 )。其中双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隐性失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行TKA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硫酸亚铁片治疗,试验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联合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失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情况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试验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上述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前Hb、Hc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组术后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试验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行TKA的患者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效果显著,对降低隐形失血量、改善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分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颈椎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过程中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过程中并发大出血的28例资料,分析术中并发椎动脉或椎管前静脉丛损伤的原因、处理过程及预后。结果椎动脉损伤1例.为减压过程中偏离中线所致,填塞压迫止血后出血减少,术后无脑梗死症状,但出现脊髓损伤加重;椎管内静脉丛破裂出血27例,12例经压迫止血后终止减压,其中4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3例再次行后路减压手术后改善。15例显露出血部位并电凝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损伤是颈椎前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损伤原因主要与减压过程中偏离方向及显露不清等相关,明确减压界限,显露椎管内静脉前丛纵行血管并烧灼止血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对28例36个骨质疏松症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后5d内卧床休息,腰部垫枕,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前检查及准备,约5d行pvp治疗。男18例,女10例,年龄48~78岁,平均60岁。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CT检查证实为锥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从外形无明显改变到压缩70%,发生锥体压缩骨折的病史为1~2年。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3例,2级(中度疼痛)8例,3级(重度疼痛)17例,但均无双下肢麻木、排便困难。1.2中药桃仁6g、红花5g、当归9g、川芎3g、生地15g…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腰背疼痛的老年病人和骨折老年病人。其中98例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做过手术的患者有42例,包括30例女性患者和12例男性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的脊椎正片和侧片进行检查,排除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判断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对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有80例存在一个及以上的椎体骨折(57.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有20例经检查有两个椎体骨折(14.3%),6例患者的椎体骨折超过两个(4.3%)。在确诊的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从未进行过诊断和治疗,其余的74例患者平均就诊次数在1~10次之间。74例就诊的患者中有35例(47.3%)被漏诊和误诊。结论根据该次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需要引起重视。同时,很多患者对自身的症状过于忽视,没有及时就医,要加强该疾病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28例共36个腰椎行pvp及中西医综合治疗。年龄48~78岁,平均60岁。行术前检查及准备,伤后5天内卧床休息,腰部垫枕,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约5d后行pvp.pvp术后1天戴腰围下地,继服中药3剂,肌注密盖息(第一周每天1支,第二周隔天1支,第3周每周2次,每次1支,第4周1周1支),口服钙尔奇-D(1片,1d1次),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止血药,甘露醇脱水。穿刺方法为患者俯卧,c-x光机下向矢状面足侧成角10°~15°,锥体上下缘没有双边影,使欲穿刺侧的椎弓根投影在锥体的中外1/3处,穿刺成功后,行欧乃派克锥体静脉照影,将骨水泥:单体:欧乃派克为3:2:1混合成糊状,在透视下用1ml注射器均匀缓慢注入病变锥体,如骨水泥未过中线达对侧,则行对侧穿刺。结果pvp单侧穿刺28个锥体,双侧穿刺8个锥体,骨水泥平均用量3.5ml,治疗效果同骨水泥的注射量无关,随访6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0例,0例无效,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综合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药物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126例患者予以局部药物注射配合局部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本组126例优120肘占85.71%,良16肘占11.43%,可3肘占2.14%,差1肘占0.71%,优良率97.14%.结论:局部药物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