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因素,探讨防范管理措施,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误诊防范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误诊情况。结果:加强误诊防范管理后,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分析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原因,加强临床医生的整体能力,防范误诊,有助于保证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对于急诊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常导致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临床常用药物和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有创的心脏起搏疗效比较确切。但南于该操作相对比较复杂、专科性强、操作时间较长,在急诊抢救治疗中受到一定限制。而经皮临时心脏起搏操作方便快速,可作为有创起搏的保护性治疗手段,与有创起搏治疗序贯进行。我院近年利用序贯起搏技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10月10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51例行粗硅胶管闭式引流(C组),54例行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T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操作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有效及导管阻塞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患者疼痛及感染率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操作更方便.结论 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经济、疗效佳、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络酮在各种急性中毒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2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急性乙醇中毒12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7例、急性安眠药中毒3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28例。观察组选择采用纳络酮治疗的165例患者,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治疗的15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络酮应用于乙醇、一氧化碳、安眠药、有机磷等急性中毒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药房自2017年1月起开始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分别于安全管理实施前(2016年)、实施后(2017年)实施前后内分别抽取120例急诊科患者,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实施前后内急诊科患者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在药品差错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输液不良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P0.05)。结论:在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和输液不良事件,确保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及其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急诊科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