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正本清源泉     
中药资源(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Resources)是中药药业和中药现代化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槲蕨根茎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铜水  周荣汉 《中草药》1994,25(4):175-178
从槲蕨根根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里白烯、何帕-21-烯、里白醇、羊齿-9-烯,环劳顿醇、环麻根醇、三十二烷酸、β-谷甾醇、25-烯-环阿尔廷醇、25-烯-环阿尔廷醇、24-烯-环阿尔廷阿尔廷醇、24-烯-环阿尔廷酮、5-豆甾烯-3-醇、5-豆甾烯-3-酮。除化合物I、Ⅳ和Ⅸ外,余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左旋多巴(L—Dopa 3,4—dihydroxyphenyl—L—alanine)是治疗震颤麻痹症的主要药物。国内生产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得,目前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酸水醇法,收率在1.5%左右。近年研究发现:原料中左旋多巴含量可达6%以上,故提取收率仍有一定潜力。我们根据左旋多巴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采用水提取,活性炭分离纯化的工艺,经实验摸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评介周荣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09)《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199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简称《新论》)是谢宗万教授继《中药品种理论研究》发表5年间又推出的一部中药品种理论性专著,是前书的继续与扩展。该书共收载新理论12条:①中药品种传统经验鉴别“辨状论质”论;②中药材“地区习惯用药”渐趋分比论;③中药混乱品种与伪品隐现有时论;④中药异物同名品应具实正名,“依本性于用”论;⑤野生药材品种资?...  相似文献   
5.
一、柴胡柴胡为常用中药,有升阳散热、解郁疏肝之功,多用于寒热往来、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等症,也有用以治疟疾者。注射剂用于解热,疗效显著。据报导全国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有35种,其中10余种供药用。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以  相似文献   
6.
一、何首乌与白首乌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正品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功能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鬚发。我国有些地区以萝藦科植物白首乌和隔山消等的块根称白首乌或首乌,以致过去常与何首乌相混,但两者效用不同,应注意鉴别,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7.
东亚和北美产红豆杉属七种植物中紫杉醇及短叶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东亚产四种红豆杉和北美产三种红豆杉的紫杉醇和短叶醇含量。结果表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最高,其次为中间红豆杉树皮;东亚产四种红豆杉枝叶中,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较高,东北红豆杉和美丽红豆杉次之;短叶醇含量则以短叶红豆杉针叶最高,东北红豆杉及云南红豆杉次之。  相似文献   
8.
一、独角莲独角莲块茎的加工品称禹白附(中药名);黄花乌头的块根称关白附(中药名)。这两味药统称白附子,它们有祛风除痰、镇痛止痉、逐寒湿之功;但禹白附偏于祛风痰,关白附长于逐寒湿及镇痉。独角莲块茎  相似文献   
9.
骨碎补类生药显微鉴定研究Ⅱ.粉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种骨碎补类生药粉末进行了鉴定,列出了检索表。其鉴别要点是;(1)非腺毛的特征;(2)有无完整的鳞片基及鳞片细胞的形状和毛状突出物的长短;(3)薄壁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增厚程度;(4)纤维状细胞的形状及表面特征;(5)网纹细胞、石细胞等的存在与否;(6)表皮细胞的形状及排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